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北京建成166个乡情村史陈列室

2016年06月17日 09:18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lid65455_b

lid65468_b

lid65470_b

lid65811_b

新宝庄村乡情村史陈列室内,展出一册册老账本。

新宝庄村乡情村史陈列室内,展出一册册老账本。

李家坟村乡情村史陈列室,老手艺人吴同泰正向观众介绍风筝历史。

李家坟村乡情村史陈列室,老手艺人吴同泰正向观众介绍风筝历史。

游客在参观马栏村乡情村史陈列室。

游客在参观马栏村乡情村史陈列室。

通州张家湾镇乡情村史陈列室,一名女孩走过仿制的通运桥。

通州张家湾镇乡情村史陈列室,一名女孩走过仿制的通运桥。

延庆区大榆树镇新宝庄村乡情村史陈列室

30年老账本记录时代变迁

新宝庄村这个远郊山区不知名的小村子,连续8年被评为首都文明村。2013年,村里建起延庆第一家乡情村史陈列室,而让这个陈列室与众不同的,就是那一摞摞泛黄的老账本。

得知村里要建乡情村史陈列室,在新宝庄村当了30多年会计、时年84岁的刘桂林老人,将他1949年底至1982年村内所有的会计档案捐了出来。

会计账册、户口簿、分田账、记工账、农业税账、集体养猪登记表、交粮账……一册册发黄的老账本记录着这个村庄和时代的变迁。

刘桂林在捐出账本时说道:“只盼着让小辈儿们了解咱村的历史,看看老辈儿人过去的日子是咋过的,能够勤俭持家,珍惜今天的好日子,我这些东西就没白留!”

刘桂林如今已去世,新的会计岳俊耀接过了记账的使命,一页页数字续写着新宝庄村新的故事。

种什么庄稼、挣多少工分均有账可查

五六十年前的北京农村种什么、村民吃什么,他们有哪些生活用品、日常开支情况怎样?如今的人们恐怕大多从老一辈人的故事中才能听到。但是,这些情况在新宝庄村都用数字准确地记录在账本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体劳动要记工分。“村口一敲钟,大伙就拿着铁锹、锄头去领任务干活,有的剥棒子、种地、锄草,有的放羊、喂猪。工分挣得多,能分到的东西就多。”刘桂林的妻子李淑珍说,一个男的一天记12分,女的记8分,如果是锄草,劳动量大,男的可以记15分。

“家里钱不够花的,就向集体借钱,每年入账时,再计算好工分,把欠款抵清。”村会计岳俊耀向记者展示了一本1968年的账本,社员朱玉臣当年工分3543,年收入198.41元,不过扣除上年欠款,最后还欠村里154.75元。

那时村里都有些什么庄稼?一份作物种植清单显示,高粱、黄豆、小豆、玉米是村里的主要作物。

从账本看不同时期的收入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宝庄村隶属于察哈尔省,全村人口只有310人,人均耕地约3亩,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我们那时候吃食堂,大家把粮食交给大队,大队集体做饭。”李淑珍说。 

据岳俊耀介绍,那时,村集体养的猪大都卖掉。一份1969年养猪情况表记录着如下数字:上年圈存53头,年内增加数为44头,本年减少数为60头,最后留下来37头。表里注明本年减少的猪为卖出47头,病死13头。

在新宝庄村的集体收入账本里,清楚地记载着不同时期的收入数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全村粮食亩产不足200斤。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了72万元,人均收入900元。到2012年底,总收入达到了1164万元,人均收入14342元。

千册村级财务档案填补空白

刘桂林的女儿刘宝荣说,父亲不仅记村里的账,还记自己家里的账。“有时家里买点啥,父亲就让我记下来,他晚上再腾到他的账本上去。”对于父亲为何爱记账,刘宝荣说,父亲特别爱看历史书,曾经有一个愿望,就是把从古到今的历史编成歌。爱历史,或许是父亲成为“记账控”的原因。

在新宝庄村乡情村史陈列室成立时,刘桂林捐赠的1000多册档案没有规范成卷,村里请来专业档案员对这些旧档案进行分选,按照年份逐一归类。

延庆档案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些资料非常珍贵,是延庆第一份完整的村级财务档案,填补了档案资源的空白。同时,也为今后研究延庆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刘桂林的老账本对女儿还有着另一种影响。刘宝荣说,看着这些账本就想着过去的生活不容易,“父亲常对我们说,粮食是靠劳动干出来的,一分一毫都要珍惜。他80多岁了还上树剪枝,说现在生活好了,也不能丢了劳动的传统,只要能动,就要劳动。”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5 6 7 8

关键词:乡情村史陈列室 北京 新型城镇化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