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十二届十七次常委会议 全国政协十二届十七次常委会议

江西省政协力促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迈大步

2016年08月24日 15:00 | 作者:骆彩虹 李德伦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放鸟归林”但不能“一放了之”

转改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发展,但转改后的实际情况如何?调研中了解到,江西国有文艺院团改制虽已多年,但改制的院团,依然是形式上的企业化模式经营,体制上的事业化模式管理。“面子”“里子”不统一的体制机制,让原本就长期脱离文化市场的国有文艺院团,其文化生产力和市场影响力严重滞后,在市场竞争中,劣势明显。因此,“解放思想,搞好顶层设计,完善支持我省转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成为大家的共识。

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徐良平认为,江西转制后的国有文艺院团仍然是政府独资经营,股权结构单一,要真正“放鸟归林”,让艺术之鸟自由飞翔,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政府的“行政之手”应当淡出。他建议:将演出审批制改为演出备案制;改革文艺院团掌门人的遴选产生方式,让懂文艺、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鼓励改制院团通过联合、并购、重组、入股、项目合作等方式与省外乃至国际演艺行业互动对接。

省政协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政府长期对国有文艺院团实行财政差额拨款制,整体上资金投入不足。萍乡市采茶歌舞剧团没有自己的演出剧场,缺少演出平台,给剧团立足市场开拓演出带来很大制约。宜春市现有的8个文艺院团,排练场所大多数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多年未进行改造,硬件设施严重老化……

要“放手放活”,却也不能“一放了之、撒手不管”。省政协调研组建议: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完善投融资渠道。国有文艺院团转制后原有的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将转制国有文艺院团纳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中央和地方设立的其他有关专项资金和基金,要向符合条件的改制国有文艺院团倾斜;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省政协常委扶名福建议进一步细化发展路径,“要落实管办分离、关系明确、职能优化的改革方针;完善扶持政策、建立考评体系;优化投融资结构,为院团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完善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优化人员结构;打造演艺市场产业链,培养品牌文化。”

解决演艺人才“后继乏人”问题

文艺院团发展,文艺人才是关键。但江西文艺院团普遍存在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窘况。

目前,江西省直院团骨干人才更是奇缺,其中省杂技团14年未进新人,演员老化严重。弋阳腔是一个古老剧种,明清鼎盛时期无论是编演的剧目还是音乐都极其丰富,仅明代弋阳腔剧目中就有100种,曲牌达400多个,但由于创编人才和研究人才的极度匮乏,演出人员的断层,生存发展面临极大挑战。

省政协委员谢华建议,要树立正确、科学的用人观,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切实解决文艺人才“能进能出”和“能上能下”的问题;建立绩效工资制度;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员工参股、社会保障等多元化的收入分配方式;建立优秀人才培养长效机制,通过企业培训、学校培养、柔性引进等途径解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才短缺问题。

据悉,江西省委、省政府目前已正式提出组建文化演艺发展集团,让院团完善现代企业结构,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这无疑将成为转企改制文艺院团“强筋健骨”的有力之举,文艺“百灵鸟”终有望展翅高飞。

编辑:薛鑫

01 02

关键词:江西省政协 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