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保护还是拆迁?关注上海一座慰安所的去留

2016年12月18日 09:34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分享到: 

女观众:这怎么能是城市的耻辱。

女观众:这个地方我感觉挺有意义的,如果要是搬离的话,或者什么的话我就不会来南京了。

慰安妇问题研究之路任重道远

“利济巷”的成功保留历经10年,其背后凝聚着南京这座城市对历史的思考,以及一种价值观的坚守。而对于《二十二》,郭柯也不打算放弃。他希望自己的片子能像《鬼乡》一样,使中国的大众对“慰安妇”老人们有更多的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页

韩国街头挂着《鬼乡》的巨幅海报

《鬼乡》今年在韩国曾引发了全民观影热潮,票房甚至超过了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疯狂动物城》和《死侍》,但它的上映之路其实也非常坎坷。导演赵东来从十四年前就想制作这部电影,却始终不被市场看好、得不到投资,最后是靠几万民众的众筹才得以拍摄完成。受《鬼乡》的鼓舞,郭柯也打算试试这条路。

对于众筹结果如何,郭柯不是很有底,毕竟这一年多来,它经历了太多来自国内发行商的否定。不过,在这个世界上另一个奇妙的角落,它的作品正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被热烈讨论着。

在经历了夏日梅雨和秋冻之后,上海入冬了。10月底,苏智良教授筹备了几年的博物馆在上海师范大学开馆了。之前十多年屈身在地下纪念馆的展品,终于有了更得体的陈列台。苏老师和学生年初从“海乃家”捡回来放在地下室角落的门窗,也被陈列了出来。

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苏智良:像“海乃家”这样的地方,首先是要把它记录,把它记录然后再来论证有没有必要。

记者:您不觉得它一定要保留在那里。

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苏智良:对,有些东西它不可能永久保留。建筑可能会消失,记忆应该得以保留。一个历史的再现,就是要靠一个一个“海乃家”的调查和考证;如果没有这样一些细节和局部,我们不可能再现它的全部,这就是我们的当下的使命。

记者:所以我们其实依然在路上。

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苏智良:对,我们还刚刚开始。

截至节目播出前,海乃家的去留仍未确定。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保护 拆迁 海乃家慰安所 去留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