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多地探索破解养老难题 专家:创新勿忘公益属性

2018年10月17日 08:17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付强)年轻人以志愿服务换取养老院房租折扣,老人合住别墅互助养老对抗孤单……为破解传统养老模式困局,这一年多以来,各方做出不少新尝试,引发民众广泛关注。

这些举措收效如何?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医养结合、以房养老等,进展是否顺利?创新养老模式,能否帮助缓解养老难?

资料图:老年人在一家养老机构内练习青海小调。 张添福 摄

资料图:老年人在一家养老机构内练习青海小调。 张添福 摄

“混龄居住”、抱团养老,多方探索引人关注

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民营养老院收费高昂,家庭养老缺乏照料、情感空虚……关乎每个人的“养老”,近年来面临诸多现实问题。

在此背景下,一些养老机构开始自发探索解困之道。

2017年12月,8位青年入住杭州滨江绿康阳光家园养老院,成为该院新兴服务项目的首批志愿者:每月完成20小时的敬老志愿服务,就能享受600元的低价房租,“合同期”为半年。

首期取得成效后,今年7月,第二批14位志愿者入住,月租金降到300元,志愿服务时间不变。

有媒体评论称,“混龄居住”既缓解了老人缺乏陪伴的境遇,又帮年轻人节省下生活成本,还能盘活养老院闲置床位资源,可谓一举三得。

资料图:一名老人在养老院中。 钟建珊 摄

资料图:养老院中的老人。 钟建珊 摄

去年5月,杭州余杭两位老人,招募了4对夫妻到自家别墅抱团养老,大家轮流“值日”、费用均摊,彼此照应对抗孤独。

期间虽难免矛盾、有人离开,也遇到阶梯电费过高、住处远离市区看病不易等问题,但多数老人表示满意。至今年5月,入住者已增至7户13人。

社会养老服务的创新,还引入了“互联网+”模式。作为全国首个“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上海长宁区于今年开展“社区养老顾问”试点,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区级养老顾问团队,为老年人提供政策和养老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申请、紧急救援等服务。

此外,该区还在打造“养老淘宝”,让老人通过网站或微信,“点餐式”选择自己想要的养老服务。

资料图:为老人设计的创意产品正在展示。杨伏山 摄

资料图:为老人设计的创意产品正在展示。杨伏山 摄

或矛盾突出、或关注寥寥,养老创新也有困境

近年来,各地的探索与创新,丰富了社会养老服务模式,但一些新挑战、新困难也随之出现。例如,近年来被社会关注的医养结合、以房养老等话题,在落地过程中就遭遇了新难题,实施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以“医养结合”为例,有媒体评论说,“虽然看上去很美,却面临诸多‘骨感’现实,缺‘医’少床首当其冲。”

例如,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全国共有医养结合机构5814家,床位总数为121.38万张。然而,和庞大的老年人口相比,这些医养结合机构仍然是杯水车薪,远远供不应求。

有研究报告指出,现有的医养结合机构大约仅占总养老机构数量的4%,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公立机构,民营机构占比更低。

而针对缺“医”的痛点,北京大学研究老龄产业专家郑志刚则分析称,综合能力强的大医院无暇顾及老年医疗需求,而养老机构只能内设医务室或医疗机构,投入巨大成本却往往因为需求不足而陷入困境,由此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

资料图:老人在护工的协助下进行康复训练。陈建华、薛艳伟供图

资料图:老人在护工的协助下进行康复训练。陈建华、薛艳伟供图

编辑:周佳佳

01 02

关键词:多地探索 破解养老难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