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政协委员应做“扩音器”与“共鸣箱”

2016年03月04日 19:03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做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的基本要求,就是成为民声的“扩音器”,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政协委员,还应该成为民心民意、民声民调的“共鸣箱”。

u=2058972392,3170392110&fm=21&gp=0

星期四,两会的第一天。

我提出,做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的基本要求,就是成为民声的“扩音器”,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政协委员,还应该成为民心民意、民声民调的“共鸣箱”。前者是指政协委员应该像一位走街串巷、腰间挂着一个小喇叭的小商贩那样,把自己视为民声的扩音器,一方面迈开腿到老百姓中去,了解疾苦;一方面张开嘴,把弱者的声音放大,把智者的声音远播。后者是指政协委员不能简单收录某一种声音,而应该倾听关于同一问题不同侧面的多种声音,要调研、辨析,善于从个体的、局部的、碎片化的民声中,找到同频共振的地方,积极找寻、提供智慧的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声音才能产生最大共鸣,政协委员的作用与价值由此才能更好体现。

9点准时参加民进中央宣传部安排的集体采访活动。新华社等十余家媒体就党派重点提案进行专场采访,主题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问题。我提出:非遗保护说到底是对传承制度、传承环境和传承人的保护,其核心应该是对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这些年来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困境与发展问题依然值得重视,需要构建完善的传承人认定机制,着力抢救性保护传承人的影像资料,促进职业传承与人人传承的融合。

编辑:刘文俊

01 02

关键词:两会 委员 “扩音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