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聚合专题聚合

泉林模式:改变秸秆命运

2016年07月26日 09:32 | 作者:谢靓 刘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每到夏收秋收,中国各粮食主产区的乡镇干部就要到地里去蹲点,严防秸秆焚烧,山东也不例外。但在聊城,泉林这样的秸秆收储“大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政府的禁烧烦恼。

为了从源头上禁烧,聊城陆续建了一批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包括大型秸秆沼气、秸秆气化站、食用菌养殖、饲料等。其中,高唐县、冠县都有了自己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每年消耗秸秆数十万吨。而记者从聊城市农委提供的资料中了解到,这些项目消耗的秸秆量远远不及泉林。泉林在全市拥有200多家收储中心,配置了设备和人员,农户将秸秆送到收储中心统一打捆运输。除了聊城,省内的德州、菏泽、济宁等多个地市,以及省外的苏北、皖南等地也都有泉林的收储中心,一年收购量约20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泉林选择千里迢迢从外省运秸秆,倒不是因为省内市场饱和。宋占勇告诉记者,安徽省对于秸秆收购实行价格补贴,泉林能享受一亩地30元的补贴,而在江苏,整车合法装载打包好的秸秆运输车,跟运输鲜活农产品一样,免收过路过桥费。宋占勇说,“我们希望国家能参照秸秆生物质发电能源化利用政策,建立秸秆收购补贴制度,并给予秸秆运输绿色通道待遇。”

在聊城,秸秆的原料化利用只占总量的一小部分,聊城市农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最主要的秸秆利用方式还是还田。

聊城市农委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市耕地800多万亩,一年实际有效可采集的秸秆大约500多万吨,作为造纸原料回收的占15%左右,约一半左右的秸秆是直接粉碎还田。

秸秆直接还田有利有弊,还田过量,会造成出苗不齐、病虫害多。采访中,聊城市农机局负责人给出了让人担忧的论断:“我市田间秸秆残存已经出现过量了。”

2013年,为减少秸秆还田、鼓励企业收购,高唐县将收割机上的秸秆粉碎刀卸走,收割机统一不粉碎秸秆。据当年的聊城晚报报道,这个做法引起了农民非议。虽然泉林开出的收购价很诱人,比同城的生物质发电厂每吨300元的价格高出很多,但实际落到农民手里的很少,有的农民感觉“合不着”,宁愿将秸秆直接粉碎在地里,节省人力物力。

记者从杜书民口中了解到,以前他们这样的“中介”到村里零零碎碎地收个三五亩,农民一般不会要钱,数量多了,就每亩给几块钱。

在接受采访时,聊城市农机局一位负责人向记者提及了这件“强制卸装置”的往事,他坦承:“仅靠行政干预不行,政府要干锦上添花的事。”

这两年,看到王长印赚钱多,有农民开始跟他“抢”生意,王长印的“战线”拉长了,要跑30多个村收秸秆。这种变化,泉林的宋占勇感受最明显,他告诉记者,王长印们跑村收秸秆时,要求付钱的农户越来越多了。

收秸秆是需要投入的,王长印说,他花40万元买了一台收割机和五台打捆机,杜书民除了买农机还买了货车。“一般两个收割机套一个打捆机用,刚刚好”,杜书民说,虽然市场上有收割打捆一体机,但并不好用。

然而,买得起机械的农民毕竟不多,宋占勇说,泉林希望国家加大秸秆捡拾打捆机补贴力度,实现敞开补贴,让更多农民参与进来。

现在,国家发改委、环保部批复的泉林纸业150万吨秸秆制浆造纸综合利用项目正在建设中,完工后,现有的收储点已不能满足需要,让宋占勇操心的是,要建更多收储中心,地从哪来?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国家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宋占勇说,泉林希望能放宽对秸秆收储点的用地政策限制,并促进土地流转,只有实现规模化种植,才能真正解决收储问题。

谈到收储,李洪法倒很乐观,他说,自己的企业和部分没有国家补贴就面临亏损的生物质发电企业不同,“我们出得起价,也能收得上来,收储对我应该不是问题!”

编辑:薛鑫

关键词:秸秆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 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