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马敏:大学要顶“天”,更要立“地”

2016年07月27日 09:03 | 作者:陈亚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学是社会的根基,也是时代的灯塔,不仅要照亮校园,还要照亮整个社会。”今年两会上,马敏提交了一份关于实施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工程的提案。这份提案并非“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马敏动员全校之力用3年时间,实地做出来的。最近,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李卫红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扶贫案例后说,“教育信息化在扶贫攻坚中大有可为,华中师范大学对凉山教育的支持非常精准、富有实效。”——编者

马敏

马敏

彩C2016-07-27zx901_P_1_818_693_1339_1042

7月22日,马敏再一次来到冕宁。图为华中师范大学冕宁附属中学开工仪式现场。42年前,一次两年半的下乡经历,这儿成了他的第二故乡;42年后,他和校长杨宗凯带领十几人的团队赴凉山州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地方合作创办华中师范大学冕宁附属中学。 去年教师节,他作为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考察团成员来到凉山调研。一名学生的“马老师好”,让他再想起42年前的支教日子,也让他越发坚定,高校要参与到教育扶贫攻坚战中。自此,华中师范大学与凉山系列合作的帷幕正式拉开。

5月27日下午,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的一次调研中,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把自己的手机号给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农村校长。这已经是一天内马敏第三次把手机号给一线教育者。

无论是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大学党委书记,还是过去当校长,马敏的手机号一直不保密,上述主动给手机号的场景更是时常发生。今年两会前,马敏到湖北咸安调研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听到大幕乡桃花尖教学点负责人周慧说农村教学点最需要的是优质课堂教学,希望华中师大附小能通过同步课堂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教学点,马敏当即表示,华中师大一定做好相关服务。之后,他又留下自己的手机号,嘱咐她教学中有什么困难,随时和自己联系。

“一所大学,要顶天,用精深的学术研究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更要立地,把根基扎稳、扎深,用大学资源服务社会、服务学校所在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无论是之前当校长还是现在做党委书记,马敏给华中师大的定位不曾改变,他本人和学校也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

用“擅长”服务社会

“社会服务是大学四大基本功能之一,也是近几年高校需要更多关注、放大的。”马敏说,华中师大一直以来便有这方面的传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学校就探索校市合作的模式。如与湖北省仙桃市签订协议,高校利用科研资源研制更环保的生物农药,地方负责生产、售卖。慢慢地,这发展成支持当地经济的重要产业。

2003年,马敏担任校长后,提出“四化”———规范化、学术化、社会化、国际化,其中“社会化”便是发挥高校自身优势,践行“社会服务”功能。

“高校要用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来服务社会。作为师范院校,便是发挥基础教育专业优势,促进地方教育质量。第一件事就是培养懂教育、爱教育的‘准老师’。”马敏很自信,在这方面,华中师大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湖北省曾做过统计,全省特级教师及中学校长,一半左右毕业于华中师大。

有了老师还不够,马敏还希望更多优秀的教育模式被“复制”,进而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撒向四方。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除了办好自己的附中、附小及附属幼儿园,还选择在一些教育落后或教育资源欠缺的地方,与地方政府及房地产商合作,用办分校的方式,将探索出来的教育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既然要办学校,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办优质的?”马敏告诉记者,合作后,他们会帮新学校选派校长及骨干教师;每年暑假,还会用先进、优质的教学理念来培训这些校长、老师,指导其如何把已经实践过的教育模式本土化、再创新,进而办成名校,扩大当地优质教育资源,并以此为中心辐射更多学校。

“学校会挂华中师大附属学校的牌子,但是有个条件:学校必须践行优质的教育理念、必须服务于社区。”马敏希望可以借此促进地方教育均衡,打造优质教育社区。

如今,类似的连锁校已有15所,从小学到中学,遍布全国很多地方。“这个过程是付出,也是反哺,学校也得到了回报。”在马敏看来,高校研究应立地、接地气,尤其是教育,一定要结合地方学校的实践、孩子的实际发展来研究。服务地方基础教

育,正好给了老师们研究的试验田。

“扶贫”面前,高校不能掉队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我国“十三五”扶贫攻坚的总体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企业,纷纷投入到这场硬仗中。用马敏的话来说,“战场”上自然不能少了高校的身影。

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化助推教育扶贫,3年前,学校特意成立了“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马敏亲自任中心主任,并聘请部分信息化和教育方面的专家担任副主任和研究员。如今,该中心已经在湖北、四川等多地开展近10个试点进行实地探索、研究,并总结了多种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

“你看,这是农村孩子利用同步课堂系统跟着县城中心学校老师上音乐课。他们没有专业的器材,就用饭缸、勺子敲打拍子,特别好听,关键他们脸上那种笑特别阳光、自信。这样,我们的目的就实现了。”采访中,马敏忍不住拿出手机给记者分享他在咸安农村调研时拍的照片。

湖北咸安农村地区正是华中师大教育扶贫的战场之一。与其他山区一样,这里的村小或教学点都很偏远,有的甚至坐落在山顶,上去需要爬很长的坡。

在咸安,学校除了捐赠通过直播形式让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一同上课的同步课堂系统;还根据部分中小学实际情况专门设计教学内容,老师需要消化后再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创新。此外,华中师大还组建了“垄上数字学校”,将30来个农村教学点全部纳入其中。这并非一个实体学校,而是一个通过信息化网络把大家聚拢在一起的组织形式。“通过这一形式,可以把高校、县中心学校、乡中心学校、农村学校及最边远的教学点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

具体来说就是,一位高校学科论老师和县、乡、农村学校负责该学科的老师组成一个备课小组,在网上沟通如何备课,研究课程怎么组织、开展。大学老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将先进的理念、方法直接教给老师,学习过程中,农村老师有了困惑可以反馈回去。至于县、乡的老师则可以在“被教”的同时,到农村学校实地指导理念的落地。在这个基础上,中心小学还会把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同步课程的方式传递到农村去。“有了前期培训的基础,这便解决了农村老师、学生跟不上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学校还具备了‘造血功能’,即使没了帮扶,也可以向上发展。”

马敏告诉记者,他们还提供技术支持,号召地方电信公司加入到扶贫中,免费为农村学校铺设高网速的光缆,既保障了同步课堂顺利进行,也解决了农村学校没有或“养”不起技术人员的困境。

试点实验下来,马敏发现,30多个农村教学点的学生数,不仅没有像过去那样逐年减少,反而回流了将近50多名。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马敏 全国政协委员 服务社会 精准扶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