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周思明:开拓主旋律影视剧的美学境界

2016年10月18日 10:49 | 作者:周思明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无疑属于“主旋律”范畴,其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在影视剧艺术生产乃至整个文化生产中起着导向和示范作用。此类作品的创作通过历史的共时性与现实的共时性,从国家的历史维度与时代的现实维度,为人民大众勾勒出激励其为之奋斗的民族国家的理想蓝图,和求真向善臻于美的美学心理诉求轨迹,在历史事件与现实认知相结合的创作思路统领下,以宏大叙事表现时代精神,用红色故事凸显主流价值取向。因此,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应该围绕提升创作质量和奉献艺术精品的历史任务,努力追求“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的和谐统一,不断吸收历史学、美学、艺术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和科学方法,努力拓展和完善这一创作领域的思想审美空间。一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成功创作事例,最能说明问题。

电视剧《海棠依旧》的创作,严格按照中国当代历史发展实践逻辑,通过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事件中的关键人物及其起到的关键作用,着力开掘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生活细节、言行点滴,从而让剧情丰满、生动、鲜活起来。全剧紧紧围绕周恩来总理这个核心人物,对其身边出现过的百余名历史人物,包括他的战友、同事、下级工作人员、外国首脑、国际友人、民主人士、敌特分子……都给予了或详或略的真实书写和生动塑造,做到了大小兼顾、轻重兼备、远近观照、高低互现。挑选十大名将出任驻外使节、朝鲜战争爆发、板门店谈判、万隆会议、出访十一国、建核试验基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黄河下游决口、邢台大地震、乒乓外交、中美谈判、入席联合国……在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再现中,使剧情波澜起伏,悬念丛生。尤其是通过一些重大矛盾冲突,突出周恩来的坚毅果敢、临危不惧、舍生取义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海棠依旧》以全知全能视角,表现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平民百姓;外涉世界各国政要,内联各行各业人物;大到治国理政强军方略,小至百姓柴米油盐酱醋……大事小情,千头万绪,林林总总,尽皆收拢聚焦于一个人身上。主创者通过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不同种族、不同国别、不同文化背景的多重视角,立体式、全景式地共同完成了“人民的好总理”形象塑造。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全景式再现1976年至1984年间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的光辉历程,以形似与神似胶结、历史与美学融合的态势,生动描摹波澜壮阔的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大潮澎湃涌动、巨浪拍岸的悲壮场景,生动逼真地塑造了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伟大人格和鲜明个性,并围绕着邓小平也塑造了一大批高层与民间的人物群体形象,展示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的深刻真谛,引发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和心灵震撼。在典型时空、重大事件中重塑历史人物,在复杂矛盾中表现人物个性,是该剧的突出亮点。这一系列重大事件,重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典型时空,再现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历史现场,仿佛将我们重新带回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段峥嵘岁月。这是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初期最高决策层飓风行动之大剧,展现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雄才伟略和一幅气吞万里如虎的改革开放画卷。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可用八字概括:气壮山河,震魂摄魄!该剧以彭德怀元帅为主线,全景式记叙彭德怀革命生涯,以艺术审美形式还原我党我军和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从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到社会主义国防建设……既恢弘开阔也具体而微地表现彭德怀充满传奇的悲壮人生。可以说,这是一部鲜活立体的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建立新中国的革命斗争史、解放军发展成长史、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英雄史,是对影视创作中历史虚无主义的彻底解构和颠覆,体现了主创者强烈的责任担当与使命意识。可以说,彭德怀是十大元帅中最具有挑战精神的一个历史人物,彭德怀又是一位命运多舛的悲剧人物。能否成功塑造这样一个有影响、有性格的人物,无疑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影视艺术工程。《彭德怀元帅》以历史真实为依据,融汇创作主体的充沛情感,在21世纪文化广阔的背景下,对彭德怀的非凡人生轨迹进行深入考察和审慎筛选,然后启动这一宏伟创作工程。无论是史料的翔实、内容的丰富还是故事的生动、感染力的强大,都凸显了创作者的深情投入。强烈的红色情结和扎实的史料开掘,铸就了该剧崇高悲壮的审美个性;对彭德怀以及周围历史人物贯穿战争与和平两个时期史料的宏观把握和微观审视,深入地揭示出了彭德怀在两个不同历史年代的丰功伟绩和不朽精神。整部剧作大气磅礴,义理凛然,催人奋进,发人深思。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将宏大叙事与日常叙事有机结合,达到了历史真实与生活真实的统一。在宏大叙事中,择要叙述历史人物的典型故事;在日常叙事中,则注意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有选择地塑造一两个小人物,正是这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小人物,为厚重的革命历史正剧增添了血肉肌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当然,就此类影视剧创作的观众期待而论,目前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其实仍未做到尽如人意。尽管如此,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由于能够从纪实的角度、审美的形式,丰富和延续重要历史的丰厚内涵,从而让人们对革命领袖和重要历史人物的认知更深入一层。相比既往一些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采取娱乐化叙事策略,叙事伦理的可靠性被人为拆解,导致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甚至完全置常识于不顾的历史虚无主义雷人桥段的泛滥,受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解构并消费了许多正义悲壮、残酷流血的严肃历史的现象,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回顾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创作,可以看出,创作者较好地把握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重要历史人物人生历史的影像艺术诠释,诸如画面的重现、故事的建构、细节的捕捉,既秉笔直书、立此存照,同时也充分发挥创作者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其文学色彩、视听魅力更加浓重、强烈;二是对重要历史人物所经历的特定历史史实的再现,在一些重要关节点上发挥主创者的思辨表达能力,通过人物之口给以画龙点睛的阐述,力求真正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用细节还原历史,以个性彰显魅力,进而让观众看到活生生的立体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苏东坡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虽然花开终有花落时,但是诗人还是不忍它离开,怕它深夜走了、凋谢了,所以要点燃起高高的蜡烛,守护着它的艳丽。笔者以为,这也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价值意义所在。

作者: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周思明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周思明 主旋律影视剧 美学境界 本质属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