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教育人王世元:勾勒“理想教育蓝图”

2016年10月19日 08:50 | 作者:张惠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我们也难以确切地告诉读者,我们找到了教育本质的方向,但我们坚定地认为,从文化的视角探究教育的本质,不失为趋近于教育本质的新途径。因为理想教育文化的模型,有利于追问教育本质,有利于探索并推进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

111

缘起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参加工作,王世元至今在教育的工作岗位上已走过30多个春秋。无论是农村教育还是城市教育,无论是学前教育还是高中教育,无论是作为一线教师,还是作为教育行政管理者,王世元始终没有放弃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他发现,多年来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总感觉到教育仍存在一些应该研究和没有找到研究方向的方面。

谈及《教育文化构建的人性基础》一书的创作缘起,王世元表示,教育文化对人类生命个体教育的影响具有巨大的惯性。教育文化的惯性,致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改革难以改变方向。教育人或关心教育的仁人志士,如果仅从简单的课程改革、方法改革、工具改革、管理改革做起,而不改变现有的教育文化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这样的教育改革一般只能是工匠式、渐进式的改革,也就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特别是,当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明显不足,并达成共识,而又难以克服教育文化所形成的巨大惯性阻碍的时候,急需构建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需要的教育文化。

“教育的根本目的或目标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文化更有利于人类的教育……”在梳理、总结30余年教育思考、实践与探索经验本质的基础上,追问教育实践取得成果的真谛的初心,王世元力求从根本上尝试回答这一系列问题。

在王世元看来,为了寻找最有利于人性的教育规律,以此作为指导与评价现实与未来的教育标准,需要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人类的本质属性;第二,教育的职能及教育最关心的要素;第三,教育发生的时空;第四,影响人类生命个体教育的社会因素。为此,在《教育文化构建的人性基础》这本书中,王世元以探索生命的本质属性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明确教育发生的时空关系、追求的目标、人类优化社会必备的社会素养、自身优化以及教育最需要关注的要件等因素。通过历史地考察与对比,梳理出东西方教育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从而锁定聚焦影响教育的关键因素。

王世元希望这种探索能给不同的读者带来一定的启发。“希望给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指明教育方法研究方向,让教育工作者深刻意识到‘教育有法,教无定法’;希望能给选择从事教育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指明专业发展方向,希望他们尽可能扩展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尽可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艺术修养与能力;希望给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工作者提供最基础的测量与评价指标,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提供改进的方向;希望给家庭教育指明方向,愿广大青年人在建设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组织的同时,肩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希望给学校规划者、设计者、建设者甚至社会管理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让各级各类学校场所及文化作用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愿望

“我有一个愿望……”王世元坦言,虽然理想教育文化的探究来源于他30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与思考,但在梳理、抽象、加工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一厢情愿的理想化现象。因此,他认为依据“经验”而形成的理论构想,更需要在实践中验证与完善。王世元表示,他的内心一直有一个愿望:若有可能,一定办一所学校,用以验证理想教育文化的可行性。

为了更清晰地呈现理想教育文化的愿景,让更多读者理解理想教育文化的内涵,王世元把理想教育文化涉及到的重要组织——学校、政府、社会的理想教育文化模型,进行了宏观地、纲要性地、简略地“勾画素描”。他通过公民素养教育、学校教育、个体成长的三大范畴来实现理想教育文化和实现观。

譬如,在谈及学校治理模式时,王世元建议将现行大多数学校设置的“教学处”或“教务处”,变为理想教育文化学校的“教学指导处”。经过实践,他发现,在现行的学校教学处,教育管理者凌驾于一般教育者之上,一般教育者处在弱势地位,简单地接受“命令”,或被动地接受管理者的评价,缺少管理者对教育者应有的尊重。这样的结果,导致教学研究浮于形式,管理失去权威,学术研究基本停滞,教育者成熟期延长,形成学术垄断。而教学指导处是学校的学术组织机构,既不存在专家与学科教育者之间的竞争,也弱化了学校学科之间统筹管理的难度。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科教学专家及教育者自身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促进教学发展。

他还建议将现行学校的“政教处、德育处”(以下简称教育处),变为“学生发展指导处”。在王世元看来,现行的教育处职能,往往以居高临下的教育者角色自居。“比如,教育处着眼于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按照教育者价值定位及价值追求组织受教育者的各项活动,受教育者较少有选择权,只有按照规定被动地参与,在极有限的范围内略显自我,即教育处追求批量地生产价值趋同的教育产品。”教育处还容易对受教育者进行严格规范的约束与教育。王世元说,教育处对那些违反学校规定或倡导的思想、言行进行严格地规范、约束与教育,对不遵从规范、约束与教育的受教育者进行惩戒与处罚,必要时要求受教育者家长配合教育,这样也经常带来家长与学校教育之间产生矛盾,最终往往以家长“妥协”为结果……而学生发展指导处,是建立在理想教育文化基础上的、指导受教育者的科学发展,是基于对受教育者相对长时期地、认真持续观察提出发展策略的组织机构。其职责不是“管理约束学生”,而是“把学生当客户,服务学生”——对学生发展指导处成员教育者的培训、提升与指导;统筹、策划受教育者活动安排与组织;负责问题学生的规范与矫治。

“我们也难以确切地告诉读者,我们找到了教育本质的方向,但我们坚定地认为,从文化的视角探究教育的本质,不失为趋近于教育本质的新途径。因为理想教育文化的模型,有利于追问教育本质,有利于探索并推进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王世元说,不管哪一阶段的教育或教育倾向,始终要围绕“人性”这一要素特征进行。因为它是生命个体追求幸福生活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要素。

在王世元心中,理想教育文化,是他心中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的愿景。在他看来,总结、研究、表达、著书,都不是目的,他心中的愿望,是实验、探索、实践,从而在探究教育文化与教育关系的过程中,一路欣赏多姿多彩而有意蕴的迷人风景,最终把理想教育文化变成美好的现实。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王世元 教育人 理想教育蓝图 教育研究 教育改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