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文件>理论头条理论头条

以创新精神推动我国政党制度建设

2016年12月29日 10:54 | 作者:李金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开阔民主监督问题研究理论视野

一些学者和民主党派成员认为民主监督实效性不足,提出要把“软监督”变成“硬监督”以及民主监督法律化等问题。笔者认为,研究民主监督问题视野一定要开阔,首先应该搞清楚当初设计者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什么?

民主监督思想的渊源来自1945年7月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的“窑洞对”。毛泽东提出打破人亡政息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就是人民群众通过行使民主权利,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进行监督。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成为事实上的参政党,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思想。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身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1957年4月,邓小平在一次政治报告中提出,“毛主席说,要唱对台戏,唱对台戏比单干好……对党外人士的意见不虚心去听,就很容易使自己闭塞起来,考虑问题产生片面性,这样非犯错误不可。”综上可见,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提出民主监督的初衷是为了打破人亡政息的周期率,解决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的问题,让人民监督政府,这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

互相监督是指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参政的民主党派之间的相互监督。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所达到的目的就是为了听到不同的声音。这就赋予民主党派一种权利即话语权、表达权。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层面对执政党的执政行为、重大方针政策的执行等问题都有权利提出意见建议或批评,这体现的是亲密友党之间肝胆相照的精神,与西方反对党、在野党与执政党对立监督是不一样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探索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探索什么?怎样探索?要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实效,落脚点就在民主党派话语权、表达权问题上。针对一些关键性问题能不能表达出来?表达得准不准确?针对性强不强?这是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权利的核心要义。关键是要增强民主党派的责任意识,提高民主党派的话语能力和表达能力。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提出,各民主党派与8个省份对接,对脱贫攻坚开展民主监督工作。这是中共中央赋予民主党派的一项新任务,是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新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所对口地方一线调查研究,通过意见、批评、建议等方式,对脱贫攻坚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贡献。由此可见,新形势下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有效形式仍然是行使好话语权、表达权。

新的话语体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推陈出新,也就是对原来的理论进行再加工,再改造;二是用创造性思维提出新的话语理论。无论是推陈出新还是创造性塑造,都是为了建立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政党制度话语体系。当前,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研究领域,改革开放后在国外经过西方系统培训的中青年学者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主力军,要培养更多既熟知中国国情且具深厚中国政党制度理论基础,又精通西方话语体系的理论工作者,构建上接天线下连地线的有学术含量的、包括民间话语、民族话语和国际话语兼容的中国政党制度话语体系。

(作者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付鹏

01 02

关键词:政党制度 民主监督 政协 人民政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