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王兴东: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跑好电影创作第一棒

2017年10月11日 16:09 | 作者:罗韦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深入生活,是“将心比心”的过程

“电影剧本是用脚写出来的,编剧是从生活起跑第一棒的。”王兴东师从长影的老编剧,秉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准则,把深入生活看成是一个“将心比心”的过程,“就是一个青萝卜变成咸菜的过程,编剧把自己放入生活的酱缸里浸泡,泡到咸味浸入内心了,咬一口变成咸菜了,就懂得了普通人生活的苦辣酸甜。”

的确,剧本打动人心靠的就是真实,就是细节。王兴东笔下的蒋筑英、孔繁森、牛玉儒……每个人物形象都有血有肉有筋骨,传递给观众温暖和力量。这正是源自他在生活中浸泡的情怀。

真人真事难写,科技题材更难写。王兴东写《蒋筑英》采访了60多人,笔记写了20万字,前后用了一年时间,在长春光机所采访和蒋筑英一起工作过的人。

王兴东到四川查找资料,采访到了蒋筑英的好友、数学家孙国良。孙国良讲了一件小事:有一次,他和蒋筑英出去买菜,看到菜贩子把韭菜写成了“九才”,蒋筑英当场要卖菜的把错字改过来,人家不改,他就自己动手改了过来。这个细节,让王兴东找到了蒋筑英“较真”的性格。

这部影片上映后引起了很大反响。1993年7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了梁启超之子,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在电影《蒋筑英》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我觉得影片非常好,十分感人,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的影片。《蒋筑英》好就好在喻人以理,动人以情。影片用很多朴素的一般生活、工作上的事情来表现蒋筑英的精神,塑造蒋筑英这个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的形象。我感到,一个人需要有精神,一个国家需要有精神,一个民族也需要有精神。改革开放,使我国成为经济大国、强国,这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可是,仅仅有物质,假如没有精神支撑的话,那就是一个空壳。我认为这部电影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引导我们人民向上,引导我们社会向上,引导我们民族向上。引导我们要有爱国主义精神,扎扎实实干社会主义的精神,甘于奉献的红烛精神。”

因为入心,王兴东才写出了蒋筑英的“魂”。这部影片让王兴东摘取了首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编剧奖,他的获奖感言是:“不织网的蜘蛛是吃不到虫子的,不下去生活是捕捉不到细节的,没有细节就没有人物,没有人物就没有电影。我必须到生活中织网。”

很多人问王兴东写人物的诀窍。他回答说:“没有什么高招儿,就是动真情,下真功,抓住性格不放松。”

写孔繁森,王兴东到山东省聊城五里墩,见到孔繁森的哥哥孔繁华。孔繁华含泪对王兴东说:“听说俺兄弟,为养藏族的孤儿卖血呀,心里好难受呀,就是我们寄几个钱去,也不能让俺兄弟卖血呀!”

写牛玉儒,一位群众对王兴东说:“我们评价干部就一把尺子,看他是为自己捞好处,还是为百姓谋利益。”“自身患了癌症的牛玉儒,却关心奶农饲养的奶牛所患的乳腺炎,他知道患乳腺炎的奶牛少产一吨奶,农民就少收入1700多元”……

这些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流入了王兴东剧本的字里行间,也流进了观众的心田。

艺术就是感情。王兴东深知“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抓住“情”字做出戏来,这是编剧的基本功。与采访对象长期交流,真情相融。多年来,他与采访对象成了朋友,至今保持联系。

深入生活才能找到真情,找到创作的源泉。另一方面,王兴东也知道“创作不能照搬生活,要提炼生活”,要舍得锯掉多余的东西,留下精华。他说电影是“百思得观众一见”,编剧要多琢磨多修改,比观众多思考99次,才能让观众看到最精彩的。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王兴东 电影 编剧 创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