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王一成:用生命诠释爱国为民高尚情怀

2017年12月15日 15:00 | 作者:叶辉 陆健 严红枫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3. 养殖户的需要高于一切,个人的一切都可以牺牲!他真诚服务,无私奉献,赢得了广大养殖户的信赖

猪病防治研究课题组成员、南京农大博士生李军星仍清晰记得入职后第一次跟随王一成去农村猪场诊疗时的情景。

2009年夏天,李军星乘王老师驾驶的小车,几小时的车程,一到目的地,马上向养殖户了解病情。随后王老师换上防化服走进猪圈,快速地挑选病猪,现场屠宰,解剖取样。没有解剖室,没有工作台,甚至连电风扇都没有,就这样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地工作。

“王老师处处亲力亲为、埋头苦干,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们。”李军星说,“他常常告诫我们,农民养猪更辛苦,搞不好遇到猪病,会让他们倾家荡产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将风险降到最低。”

在王一成遗体告别仪式上,有一位五大三粗的壮汉泪流满面,他就是专程赶来送别的温岭市绿牧畜禽养殖场场长林金法。在他心目中,王一成就是一个“活财神”。

2012年腊月,天气格外寒冷,可林金法的心比天气更冷,养殖场的生猪成批死亡,多耽误一天就是几万元损失。可是大年三十了,谁肯出诊?林金法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犹豫再三,他掏出手机拨通了王一成的电话。“当时我只是想问问王老师有没有办法救,没料到他居然答应尽快赶来!”他说。

大年初一,王一成一早开车赶到猪场,一下车就穿戴好防化服,一头钻进猪圈,拖出一头百来斤的病死猪开始解剖。“死猪通体发黑,肚子胀得滚圆。”林金法回忆说,“隔天的死猪,实在是太臭了,几十米外还能闻到臭味。”而王一成带上老花镜,俯下身子查看器官病变情况,边上的林金法胃里翻江倒海,王一成却连眉头都没皱一下,一连解剖了10多头死猪。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准确地判断出病因。提出用药建议,猪场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猪群得救了,猪场解危了。“忙了大半天,王老师不仅不收一分钱,就连请他吃顿饭都不接受。”说到这里,林金法泪流满面,几度哽咽。

送别王一成时,绍兴市上虞祥盛养殖场场长阮张峰泪流满面,有一个场景,他永生难忘。2004年夏,父亲去世,正在金华农校读书的阮张峰辍学回来接管猪场,什么都不懂的他,还背负着父亲欠下的近700万元债务。刚接手,蓝耳病袭来,猪场每天死亡20多头猪。他感到天塌了。

绝望无助时,王一成来了。

盛夏烈日当空,加上病死猪堆积,百米外都难忍腐臭味。冒着熏人的恶臭,王一成跳入化尸池解剖取样。烈日下,他整整忙了两个多小时。“从那天开始,王老师几乎包揽了猪场全部防疫工作。一个月里,他每周一次风雨无阻前来指导,猪场得救了。王老师是我的再生父母啊,没有他,哪有我的今天!”如今已是上虞最大猪场掌舵人的阮张峰几次啜泣着说不下去。“10多年了,他没收过我一分钱的诊疗费。我送红包、送土特产,都被他拒绝。每次来上虞,他都是避开饭点。”

这样的故事很多。2014年夏,王一成90岁的父亲住院,接连数月,他晚上到医院陪护,白天照常上班。在此期间,江山市天蓬牧业有限公司暴发猪病疫情,总经理毛慧敏打电话求救,次日一大早王一成便驱车赶赴江山,完成诊断后当天下午赶回杭州,晚上继续陪护父亲。

王一成成了养猪户的贴心人。在他的指导下,浙江各地养猪致富收入上百万元的农民数不胜数。

既有扎实的兽医生物技术研究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许多人看来,凭借这些“独门秘籍”,王一成可以搞经营,赚大钱。面对一个个养殖场老板参股合作的建议,他坚决拒绝;不但坚拒,他还将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他是放着现成的钞票坚决不拿!2008年以来,他开办猪病技术讲座300多场,受益者达上万人次。

畜牧兽医所的门卫清楚,传达室登记簿上,找人登记最多的是王一成,因为养猪户每当遇到疑难病,就会跑到所里找“门诊大夫”,而王一成总是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

课题组的同事最了解,每天上班最早的是王一成,因为送样的养猪户为节省费用,都是早早赶到杭州,希望下午拿到检测报告,而王一成总会让他们如愿以偿。

农民是淳朴的,最懂以心换心。他们感恩“名猪医”的情意,感激他为农民服务的心。

编辑:位林惠

1 2 3 4 5

关键词:王一成 兽医 科学家 畜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