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讯息书画讯息

笔墨当为时代立传

​ ——李延声谈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人物画创作

2018年12月14日 17:02 | 作者:李延声 口述 付裕 采访整理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

记者:在改革开放的第三个10年中,您精心创作了另一幅长卷,就是《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您为什么会选择创作孙中山这个长卷呢?

李延声:我的祖籍是广东中山,我父亲出生在中山濠头村,后来走向革命。孙中山先生也是广东人,他在1894年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我经常回到中山,也时常能够感受到孙中山在理论上、思想上和人格上的魅力。2003年时我开始想,我既然是中山籍的画家,就应该画一画孙中山。

IMG_6364

毛笔写真赵朴初 李延声 作

从那时起,我开始从中山出发、到广州、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寻访孙中山的足迹,搜集各种相关资料,直到2013年、2014年开始正式创作,在创作过程中,还在不断地搜集各种资料。

在形式上,我采取组画和长卷相结合的方法,一共是107米,高度根据内容需要,有高有低,长度有长有短。2016年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年,也是我从业60年,在国家博物馆进行了展览。

记者:与《正气篇》和《魂系山河》相比,您觉得《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这幅画的进步表现在哪里?

李延声:在笔墨语言上,这幅画更多吸收了山水画的画法,除线条运用以外,画面更加深厚也更加丰富。因为我非常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中的造纸技艺有所了解,因此,尝试将皮纸和宣纸结合起来用,效果非常理想。这种纸的结合使画卷内容呈现出跨时空的感觉,墨色的变化非常明显,艺术效果很丰富。尤其是“矗立潮头”一章,我觉得它是整个画卷的点睛之笔,创造了一个境界,非常有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振动人们的心灵。

后来的《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民族交响音画,与《魂系山河》交响音画相比,动感更强。我们将创作中的一些过程用大荧幕展示出来。在“矗立潮头”这张画中,开始大屏幕出现的是线条,然后再出现形象,又出现浪花,再就是海涛巨浪,将创作过程中的激情通过荧幕和音乐相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因为画是静态的,交响音画则是动态的,它将美术中那些最强烈的艺术语言的感染力加以放大,更加感人。

记者:创作得这么困难,费了这么多的功夫,您最后把这幅画捐给了国家。您是怎么考虑的呢?

李延声:我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幅作品,能够获得一些启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孙中山的精神,我又是中山籍的画家,我觉得我有义务和责任把这幅画画好,让更多的人得到振兴中华的启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毛笔写真绘时代

记者:从您画《正气篇》到画《魂系山河》中间隔了10年,从画《魂系山河》到画《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中间隔了20年,这20年里面,您还画了毛笔写真《智者》和《神工》两个系列?为什么会有这个毛笔写真的系列出现呢?

李延声:我画《魂系山河》的时候,发现林则徐没有任何照片留下来。我们画人物的时候,最根本的是要画出个性来,因此,我就想先从我的老师中找一些感觉。我就开始画关山月先生、画启功先生、画蔡若虹先生、画黄胄先生。他们几位老先生看了我的画像,都说画得好啊,给我很大的鼓励。我想,那我就再画一点我崇拜的人吧,比如巴金先生、冰心先生等。

在画的过程中,我觉得,因为我对这些人物比较崇敬,所以有的时候心情会比较激动。比如说我画启功先生,因为我跟老先生比较熟,在美院读研究生的时候,他就给我们讲古诗词、讲书法,后来他听说我画《魂系山河》,就又给我写了一首诗,我激动得很,我特别高兴,就画了一张速写,怎么画的我自己都不知道,后来大家都说你这张《启功像》画得真好。因为中国艺术强调的是情感表现,在那种激动的情况下,真好像是有神来之笔。

我去北京医院拜访赵朴老、曹禺,为两位老先生画完像时,都已经中午12点了,那时冰心先生刚吃完午饭,我进去的时候,护士说时间不能长,也就几分钟吧,我就赶快给她画了张速写。我从小读她的诗,读她的作品,所以,对她很崇敬。她也很慈祥,把一生的爱都献给文学、献给儿童。画完以后,冰心先生题写:“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非常感动。从1995年开始到2007年,我画了好几十位文化大家,有人建议出一本书,我想了想,书名就叫做《智者》。

记者:后来,您又画了第二本毛笔写真画册《神工》,这本书里面画的都是“非遗”传承人,为什么从画大师转到画“非遗”传承人呢?

李延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非遗”传承人也是大师、是各个门类的大师,只是因为时代的变迁,有些边缘化。2011年时,正好全国人大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我觉得“非遗”这个题材很好。

从那时开始,我就进行“非遗”传承人的毛笔写真创作。这些人很多都生活在边远山区,年纪又比较大,分布在全国各地,非常不好找,我跑了很多地方,从海南、广东、东北、四川、浙江、上海,又去过汶川、大兴安岭等许多地方,用1年的时间,画了108位。

后来,沈鹏先生为我赋诗:“草根沃野赛名花,香彻寻常百姓家”,还给我题写书名《神工》。我想,这些“非遗”传承人都是扎根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应该比明星更引起我们的关注。

2012年,《神工》第一辑出版。2018年,第二辑《神工》的画像,我也完成了。因为我觉得这批作品还是捐给国家比较好,所以我把第一辑《神工》中的108位画像,有的还画了肖像和速写两幅,一共是140幅画,全部捐献给了国家博物馆。

记者:对您本人来说,毛笔写真对创作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影响?

李延声:我总结三个理论:一个叫做书法速写论,其应该以“六写”为基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蔡若虹先生就认为美术教育绘画有“四写”:慢写、速写、临写、默写,其中,慢写就是讲素描。我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时,再加了“两写”,就是书写和意写,“书写”就是书法的学习,“意写”就是学习经营画面的创作。

这个“书法速写论”,我总结为“六要”。第一,要拿毛笔。中国画是用毛笔来画,就像你拉小提琴一样,你上台的时候拉小提琴,你不能下面练二胡,上台才练小提琴,那永远达不到高度。第二,要以我上面解说的“六写”为基础。第三,中国绘画要讲究精神的表现,讲究传神。传神有三要点:一是客观之神,你画什么东西你要了解。二是主观之神,就是自己的感受,要迁想妙得。三是笔下之神,线条中要有精神和灵性。第四,要简练,只有简,才能使线的运用有更大的自由。第五,毛笔写真要当做创作来进行。我认为书法速写可以成为独立的画作方式。第六,要有量,有量才有质。古代书法家有很多勤学苦练的故事,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记者:作为一个画家,在改革开放这40年里,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李延声: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走向强起来的过程令人震撼。从艺术创作上来讲,从改革开放开始的探索状态,逐步走到现在,我们的国家更富强了,我们的环境更美好了,所以创作也应该到了最佳的创作期。对当代的画家来说,我们更应该抓紧时间,多创作一些好的作品。


编辑:杨岚

01 02 03

关键词:笔墨当为时代立传 李延声 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人物画创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