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技术创新才是立于不败的制胜关键

——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综述之二

2019年06月21日 13:06 | 作者:王慧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西考察时的这一重要论断,点出了企业发展的“命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才能生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如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共识在常委、委员们的深入探讨中不断凝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技术创新在制造业中的支撑作用势在必行。

要引导企业想创新

近来频受美国政府针对的华为成为议论的高频词。在常委们看来,华为“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的表现,来自于其强劲的创新能力和坚实的技术储备。

技术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李华栋常委建议,政府对企业的财政经费支持应主要用于企业研发平台的建设,同时加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骨干企业的布局,支持企业研发机构提升创新能力。

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必须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首先,政府要引导企业想创新。”沈中阳常委指出,政府可从税收优惠、企业信用评价、招标采购中设置创新条件等方面引导企业创新。此外,在人才培养、金融服务等方面支持企业创新。

“对政府与企业、院校、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做出更加清晰科学的界定。”吴昌德常委直言,政府切忌搞“政绩工程”“拉郎配”,要确保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是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斯泽夫常委建议,政府要激发企业创新主体的能动性,让科研人员集中精力搞研究,把科研成果产业化责任即产品设计权交给企业;要给予制造企业更多的科技创新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制造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的技术创新项目和课题研究。

赵雨森常委建议,要突出和强化企业在产学协同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通过资金与政策调动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发挥好中小企业创新生力军作用。

让人卡着脖子,何来公平竞争、自由发展?常委、委员们强调,突破封锁压制、拓展发展空间,技术创新才是立于不败的制胜关键。

“要持之以恒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在陶智常委看来,在国际、国内市场供应链高度融合的状态下,我们要静下心来详细分析梳理,确定优先攻关领域。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则必须为,要坚持独立自主、举全国之力在关键点上彻底掌握,拥有技术和市场的主导权;“有所不为”,不是“不能为”,而是有意对于低端技术的“不想为”,一旦需要,随时“可为”。

“高质量”需要变革的体制机制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美国技术封锁对中国经济和科技创新的影响,借此契机,从顶层设计彻底解决长期制约我国自主创新深层次的基础性、结构性、系统性、历史性难题。”张云勇委员的一席话引来与会常委、委员们的赞同。

“现行科技体制机制是我们最薄弱的地方。”周忠和常委指出,体制机制、人才和资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三大要素,目前,“无疑是体制机制改革最为重要”。

“高质量”需要变革的体制机制。

“我国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说明需要顶层改革。”张勤常委建议提高我国宏观科技管理层级,按管办分离原则,由一科技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全国科技工作,并进行绩效问责、监督评估、受理投诉。

斯泽夫常委指出,政府人才计划的重点应向支持企业引进人才方面倾斜,鼓励企业提高优秀研发人员的待遇,破除人才流动体制机制障碍,改进科研人员职称评定、岗位管理等制度,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间合理流动。此外,他还建议构筑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合作共建为手段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要让企业参与到教育体系,让院校参与到创新体系,双向融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沈中阳常委建议,要鼓励企业中有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积极申报相关院校的硕导、博导资格并承担带教研究生的任务,把教学、研究和产业更多地融合于生产一线。与此同时,要增强院校人事管理的灵活性,允许甚至鼓励符合条件的院校教授、导师在相关企业兼职承担课题攻关任务并带教研究生和博士生。

在王辰常委看来,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着力解决科技活动中的各类“孤岛现象”,建立一套完整的公立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等机构构成,相互协作的创新体系。他建议,把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纳入创新评价制度指标体系。

迅速提升制造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

在全球经贸格局面临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以知识产权为焦点的全球竞争将更趋激烈,知识产权博弈成为影响国际竞争格局的关键要素。

“没有原创性发明专利,没有驰名商标品牌,没有基础软件著作权等核心知识产权,我国的制造业就不可避免受制于人。”在何志敏常委看来,美方挑起中美贸易科技冲突的实质就是妄图阻挠我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攀升。他建议,加强制造业核心知识产权有效供给,引导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掌握突破性底层技术专利,形成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专利组合,跳出“专利陷阱”。“要把迅速提升制造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他说。

谢尚果常委建议,创新知识产权运营模式,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知识产权运营产品,解决知识产权交易难、融资难、产业化难等问题。他强调要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模式,明确政府、金融机构和知识产权权利人直接的角色和定位,政府做好引导和风险补偿机制,特别引导金融机构为优质高新技术企业、高价值专利企业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一直以来,职务发明成果强调国有产权。对此,杨保建常委表示,“要尊重、肯定并体现自然人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创新的原动力激发出来”。他建议,要从逐步提高科研人员收入水平,落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岗位设置、人员聘用、绩效工资分配、项目经费管理等方面自主权,建立院所高校科技成果产权长期激励机制等方面制定实施具体改革措施,让创新者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他还建议,引导科创企业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工作水平,推动有关中央企业制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通过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提升中央企业、科创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应用、管理和保护能力,推动专利数量快速增长,提高发明专利比重,在中央企业的主导产业和科创企业的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一批核心专利与自主知识产权成果。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企业 创新 常委 知识产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