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非遗文化保护存短板 政协委员呼吁加强保护力度

2015年11月10日 15:08 | 来源:保护力度
分享到: 

  在历史的岁月更迭中,无数付出匠心的艺人把手法、心法,薪火相传,才让我们有机会穿越时间和空间见到古老记忆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当然闽西也不例外,先民们创造了灿烂丰富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市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11月5日,记者经过采访了解到,因某些原因,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不少传统文化因未能得到有效保护而遗憾消失。对此,市政协委员呼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让其焕发出新的魅力。

  非遗资源丰富

  闽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大、门类数量齐全、分布广泛。“2009年,我市已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对我市134个乡镇近2000个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以及传承人进行全方位普查,摸清家底,做好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共收集非遗线索115852条、各类非遗项目36295个。其中涵盖了闽西的民间文学、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及各类习俗信仰等等。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8项,分别是闽西客家十番音乐、长汀公嬷吹、闽西汉剧、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连城四堡雕版工艺、永定万应茶制作工艺、闽西客家元宵节庆(连城)、龙岩采茶灯。

  保护存在短板

  农工党龙岩市委在一份提案中提及,根据目前调查发现,闽西已处于濒危的主要非遗项目近200项。在热衷于保护闽西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看来,经费短缺是个共性问题,“从闽西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现状看来,对于十几万条的非遗线索,数量有限的资金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同时,群众的民俗观念、民俗传统日益淡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在中老年人中还具有一定影响,但年轻人对传统艺术就越来越不感兴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记者此前曾见识过一对演木偶戏的夫妇,他们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木偶戏搬上农村舞台。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这对夫妇流露出他们的担忧:木偶戏如今已到一个青黄不接的时代,极少有年轻人愿意学,就连他们的孩子也对木偶戏不屑一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活态保护,活态保护的关键是传承人。”一位专家认为,没有对人的保护,其他一切都是空的。而缺少了对传承人的保护,精神文化的历史命脉就可能失去,同时失去的是作为文化遗产本身所具有的人文价值。

  另外,不排除某些群体法律意识淡薄,做出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或者因决策失误、玩忽职守等给非遗带来破坏性开发保护。

  多种措施并举

  如何更好地保护闽西的非遗项目、传承闽西灿烂的文化,我市已作出了一番努力。“近年来,我市先后成立了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介绍说,我市把非遗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用于非遗的挖掘、保护和民间艺术的培养。下一步,文广新局将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推动非遗保护项目的社会化运作。

  市政协委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钟德彪也建议:要发挥民间文艺家及民间艺术工作者的作用;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各级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展活动,给予适当经费保障,出版古村落保护发展丛书,举行民间绝艺展演。

  市政协委员兰尚进在《对借助数字化平台保护传承闽西传统文化的建议》的提案中认为,在当今快速变动的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需要找到它更适合的载体和落地方式。兰尚进建议,今后我市的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视角,在于以数字信息理念和技术手段构建数字文化生态,把传统的文化形态和人文环境转化成数字程序、典藏和研究,从技术手段上解决传统民俗保护传承的难题。

 

编辑:薛鑫

关键词:非遗文化保护 政协委员 保护力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