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全国政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调研报道

调研结束了,调研尚未结束

2016年04月19日 09:02 | 作者:解艳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还需要加水吗?大概几点结束?”4月16日晚10点,大连,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调研组下榻的宾馆四层会议室依旧灯火通明,记不清这是宾馆工作人员第几次询问会议结束时间了。既定的调研行程已于下午6时结束,但委员们依然觉得有些问题还没有理清。如何提出高质量的建议?在即将离开大连的前一天晚上,委员们主动要求“加餐”,再次召开调研组成员的碰头会。

“目前来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都动起来了,有些学校做得不错,但我总觉得还差点火候。大家再脑力激荡下,找找问题症结,提出建议。”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德秀右手不由自主地敲着桌子,难掩焦虑。

从4月14日至16日连续3天,调研组辗转沈阳、大连多所高校、企业、高新技术园区,与学生、校长、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度交流。此前,调研组还专程赴四川、广东、浙江进行了深入调研。每到一处,马德秀都会抛出同一个问题:“无论从国家还是地方都出台了激励创新的政策,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没有?效果如何?”

“高校是国家发展创新的策源地,如果将高校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不可限量。”下午在路上,全国政协委员印杰提供了一组数字给调研组成员很大触动:MIT(麻省理工大学)的校友们创办的25600家公司产生的总收入是2万亿美元,提供了330万个工作岗位。如果MIT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相当于世界上第十一大经济体。

“中国高校创新能力还没有释放出来,问题在哪儿?”马德秀不住地询问。16日,调研组走访了解东北财经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两所高校的创业情况,尽管是周末,大连理工的创业学院依然热火朝天,学生们或调试新产品技术、或改写创业方案,或与顾客在线上交流。

“创新创业不能只是落在创业上,更不能以学生开办了多少家公司或企业作为评判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标准,作为高校来说,应该把着力点放在重大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针对白天的调研,全国政协委员郭大成提出自己的看法。

“应该说,不同层次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不同:比如研究性大学,应该更加注重基础性研究的创新,应用技术大学应该更注重与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创新,职业院校则应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上。”刚刚看完新闻联播的朱和平委员匆匆赶来,“昨天李克强总理到北大清华考察,提出要把基础研究放在重要位置,希望建立对基础研究的长效支持机制,有一批人能够静下心来甘于坐‘冷板凳’,把板凳坐热。这其实就是对研究型大学创新的期待。”朱和平委员说。

“对待创新创业不能操之过急。我们做科研的都知道,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一定要有创新的环境,否则只能是走过场、贴标签。”钱锋委员接过话说。

“我们提建议一定要提到点子上,这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未来的改革发展,也关乎整个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事关重大。实地调研结束了,但是调研任务还没完成,回去后,大家再组织一些座谈或电话采访,随后咱们再碰头交流。”时针指向22:30,委员们意犹未尽。考虑到明天一早要赶飞机,马德秀给大家“布置”了任务。

“好,回去后,我们就立即行动。”刘建平委员回应说。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政协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