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应对流域性大洪水 长江准备好了吗?

2016年06月16日 21:23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汛情监控:从人工测报到自动监测

沿江洪汛真相,是长江防汛的调度与决策的依据,对全流域防洪举足轻重。

记者在长江防总指挥部看到,现代通讯和监测手段的运用,已使长江流域汛情监控系统发展到了“当年不可想象”的地步。

徐少军回忆说,1998年汛期,报汛用得最多的是“打电报”。“每天报三次,早上8点、下午2点、晚上8点,水位流量靠的是人跑过去测,然后回来用电报传输。”

“那个时候,条件差啊。水位靠人眼看、手工记,传输靠发电报,指挥部拿到的数据往往滞后好几个小时。”陈桂亚说。

如今人人都有手机,指挥、调度、协调、沟通快捷。

更为重要的是,长江流域所有的水雨情监测都实现了自动化,依靠现代化的监测站点和设备,自动报汛。

“现在,20分钟以内,全流域所有报汛站点的信息可汇集到长江防总,30分钟以内可报至国家防总。事实上,很多信息10分钟之内就到了。”陈桂亚说,基本可以通过电子系统,实时监测数据。

气象水文预报预测技术的大幅提升,提升了预报精度、准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全面提升。一个明显的感受是,现在的天气预报比20年前准了很多。”徐少军说。

同时,指挥体系建设、防汛预案设置等,都比18年前完善了许多。陈敏说:“上世纪90年代没有规范的应急预案,而现在,从国家层面到流域、再到沿江各省市县,都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如果出现状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可及时精准应对。”

6月中旬,随着中下游各大支流的水位暴涨,长江流域已首次启动四级防汛应急响应。

“这些非工程体系建设,是另一个钢铁长城,织就一张全面、专业、快速、灵活的防洪体系保障网络。”陈敏说。(完)

编辑:王沥慷

01 02 03

关键词:域性大洪水 长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