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聚合专题聚合

全国政协“加快修订食用盐生产及使用标准”提案办理协商综述

2016年09月05日 09:59 | 作者:包松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减盐的关键在于如何“减盐不减咸”

“食用盐安全或许是最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一个食品能像盐一样,让每个人每天每顿都吃?”全国政协委员李健留意到,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刊载过一篇学术研究,提出中国人十大健康危险因素之一就是高钠盐。但他同时留意到,对于这个潜在的健康威胁,人民群众乃至相关方面基本都没意识到其中的危害性。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公共卫生学流行病学教授武阳丰是以“专家学者”身份,应邀到场的,因为他过去十年的研究,刚好就是针对食用盐的使用影响。

“可能还有一些人对减盐的降压效果还抱有怀疑态度。”武阳丰现场准备了一个详细深入的PPT,在他的介绍中,武阳丰的团队两年前在山西长治的28所小学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对280名小学生和560名家长,进行一个学期的减盐干预,最后发现干预对血压的降低非常明显。“同时,我们在对北方农村的608个心血管病高危患者中也进行了盐摄入干预,事实证明治疗效果也非常明显。”

其实在各种宣传普及下,大部分老百姓和有关方面对减盐还是有一定共识,关键在于如何减?台联的界别提案中建议,要加快修订食用盐生产标准,大幅降低食用盐中钠含量的标准,最好能实现可控可测。“要一下子改变中国人重盐的饮食习惯确实很难,如何减盐不减咸成为现实问题。”梁国扬解释道。

减盐不减咸,在安徽黄山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李丰伯看来,“盐”和“咸”本来就是两码事。咸是通过舌头上的味蕾感受到的,盐则是身体直接摄取的微量元素。他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在食盐中科学添加具有“咸味”的植物提取物,既降低了钠含量又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实现科学用盐。

在委员们的调研中,高盐领域还有一个“重灾区”不可忽视。现在老年人的口味比较淡,对低盐的养生保健作用有所认识。相反越年轻的一代,口味越重。尤其是一些咸味加工食品,让消费者对口味的轻重并没有概念和预期,一开始对高盐的摄取是被动的,但慢慢习惯后就会养成高盐习惯。“要拓宽相关食品法规中低钠盐的应用范围,使其可以在腌制食品、咸味食品和加工食品中使用,并对咸味加工食品中的钠含量进行限制,最好能加强代盐食品的研发和相关法规制定工作。”黄文平委员建议。

对于委员们提出的建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中心主任王竹天显然做了充分准备。他坦诚回应道,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中,已特意在低钠盐方面做了具体规定,委员们提出的减盐措施,还需要在消费者行为层面下功夫,在人民群众中加强宣传,引导消费者主动进行饮食行为上的改变。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政协 食用盐生产 提案办理 柴米油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