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鹰潭市政协建言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带着真情实感鼓与呼

2016年12月16日 14:44 | 作者:蔡春生 | 来源:光华时报
分享到: 

“鹰潭市现有贫困村34个,其中省级16个、市级18个。贫困人口9173户23093人。我市提出2018年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目标任务十分艰巨。要按照党政所急、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原则,沉下身子,认真调研思考,力出调研精品。”11月中旬,鹰潭市政协九届一次主席会议就新一届市政协第一个常委会协商专题“推进我市精准扶贫”调研工作提出要求。

按照主席会议要求,11月中旬以来,市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详细听取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扶贫办、人社局、财政局、教育局、卫计委等部门情况通报,深入乡镇、贫困村、贫困户中走访调研,多次召开调研分析论证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在走访调研中,贫困村行路难、产业发展难,贫困户住房难、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等“顽疾”让调研组成员对困难群众的这些切肤之痛感同身受。带队调研的市政协副主席官金福感慨:“此次调研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本着在小康路上不让一个群众掉队的责任,带着真情实感为群众鼓与呼,把问题摸清,把原因找准,把建议提实,绝不辜负群众的期盼。”

“扶贫扶贫,前提是要扶到那些真正需要帮扶的人,在贫困户的识别上一定要精准。”调研组建议按照“严格对象标准、规范识别程序、坚持公平公正、直接到户到人”的原则,对建档立卡对象进行再识别、再核实,尽快建成精准脱贫大数据平台,及时更新完善建档立卡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脱贫退出和返贫纳入机制,积极搭建乡镇脱贫攻坚工作综合平台,打通脱贫攻坚工作“最后一公里”。发动市县乡村四级扶贫干部再次认真分析34个贫困村9173户致贫的主要原因,实行科学分类,将贫困村区分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的贫困村,产业发展滞后的贫困村,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的贫困村;将贫困村户区分为“因学、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缺水、缺土地、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其它”等12类别贫困户,以便于精准施策。

“要在精准施策上下功夫,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调研组建议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实施好扶贫专项工程,建立全市统一的扶贫政策咨询对接平台,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教育扶贫、医疗救助扶贫、民政救助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惠民政策;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农村低保等民政救助方式兜底保障其基本生活;对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有耕地或其他资源,但缺资金、缺产业、缺技能的,立足当地资源,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对上年度符合脱贫标准的脱贫户,帮助其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出现;加速推进基础设施扶贫,以打通“最后一公里”为目标,结合新农村建设,优先安排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着力解决群众期盼的饮水、用电、交通、住房等方面的问题。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调研组建议重点发展好各地公认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光伏发电、电子商务、乡村旅游业等优势高效产业,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面和受益度,实现快速脱贫。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致富能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贫困户”等模式,把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起来,促进产业化经营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效对接。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山林流转,租赁入股,探索产业扶贫资金出资折股到户的资产受益方式,增加租金收入和务工收入,助推贫困村经济发展、贫困户增加收入,实现长效脱贫。加大产业项目帮扶力度,对扶贫投入力度大的企业,在行政审批、税收、资金等政策上予以倾斜,以形成贫困户增收、企业增效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 “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仅靠党委、政府是不够的,必须积极倡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扶贫工作,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统一战线’”。调研组建议由市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出台全市社会力量扶贫实施办法;调动企业扶贫的积极性,继续实施好“民企帮村”行动,引导各类企业通过投资兴业、招工就业、捐资助贫、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参加村企共建、结对帮扶;调动社会组织扶贫的积极性,切实加强对社会组织开展扶贫活动的信息服务、业务指导和规范管理,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鼓励社会组织承接政府扶贫项目;调动爱心人士扶贫的积极性,依托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社会扶贫工作信息交流平台,让有爱心和捐赠意愿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贫困地区特色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培育、农民工技能培训及结对帮扶等扶贫活动;及时总结提升各级各地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好模式、好典型,构建起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号召力强的社会扶贫精品公益品牌。

编辑:薛鑫

关键词:政协 精准扶贫工作 调研 协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