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王者归来”荣耀背后几多艰辛 探秘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2017年07月26日 17:55 | 作者:王明浩 邹声文 宗巍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套子,勒死野生东北虎的工具,简单到就是用一根小拇指粗的铁条围成的一个圆圈。偷猎者将其固定到树干上,用来捕捉野猪、狍子等动物。不幸的是,野生东北虎行走中不小心同样会被套住脖子。

“老虎这种动物的习惯就是勇猛向前,不喜欢退缩,一旦脖子被套住,就会用力挣扎、摆脱,但它越是这样,就会勒得越紧、越深,最终酿成悲剧。”珲春市天和东北虎保护协会秘书长李志兴说。

长白山区,历史上是野生东北虎豹生存繁衍的家园。这里植被茂盛,动物资源丰富,野生东北虎豹“衣食无忧”。但是,当人为破坏因素导致老虎远遁他乡、虎啸渐成传说,当威风凛凛的老虎只出现于影视作品、且常被蹩脚动画代替时,保护区工作人员一个个痛不欲生。

痛定思痛,他们下定决心:就算用脚“蹚”,也要一步一步“蹚”出野生东北虎的回家路。

每到冬季,当厚厚的白雪覆盖住莽莽长白山区,清套行动就会展开。他们和边防部队、森林公安一起,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踩着没膝的积雪,在深山老林中寻找偷猎者留下的套子。他们心里都有一本账:少一个套子,野生东北虎的生命就少一分威胁。

2008年1月,新华社记者曾跟随保护区工作人员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名志愿者,一起上山清套。记忆犹新的是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下,相机电池很快耗尽,行走在深山密林雪地之中,脸上吹着刺骨寒风,后背上全是汗。每天晚上下山,看着收获的“战利品”——大大小小的套子,大家心里说不出的复杂滋味。

冬季上山清套,只是日常工作一小部分。长白山区野生东北虎豹有几只、活动范围有多大、食物链是否完整、习性有什么特点、如何监测行踪……保护区成立之初,绝大部分人员对于如何保护野生东北虎豹完全陌生,没有经验、没有技术、缺少设备,他们只能下笨功夫,一点点地学习,一步步地摸索。春夏秋冬,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双脚丈量这里的山山水水,尝尽极端条件下野外作业的艰辛,也收获“百兽之王”回归的欣慰。

高大斌常年在深山里的马滴达保护站工作。每天7点多钟,他们就会启程出发,带上干粮、GPS等设备,蹚河溯溪,遇岭翻岭,一般都是天黑才下山。遇到专项调查,常常十天半月都在山上,饿了啃几口干面包,渴了喝几口山泉水,晚上借宿农家。回忆起上山的日子,他说“那是人生中最充实、最快乐也最辛苦的时期”。

“有一次差点挂了。”高大斌回忆说。那是冬季大雪封山之时,他和同事郎建民巡山返程,遇到一个几十米的陡峭山崖。两人商量后决定,高大斌先试探向下攀几米,另一个再接着下。没想到的是,高大斌在下面张开双手准备接郎建民时,意外发生了,郎建民滑倒后急速下坠,眼看冲到身边。危急时刻,高大斌弯腰去接,巨大的冲力让两人同时下落,万幸的是,急速滑落十几米后,一棵长在山崖上的大树挡住了他们……

编辑:梁霄

关键词:荣耀 艰辛 东北 虎豹 国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