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叶少兰:京剧“不了情”

2014年10月17日 14:41 | 作者:张正贵 | 来源:中国政协传媒网
分享到: 

  音配像 忠孝如今亦可慰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是在李瑞环同志创意和指导下实施的一项宏伟的文化工程,历时21年,70多个单位、3万余人次参与其中,录制剧目460部。

  叶少兰是较早参与音配像工程的艺术家之一。早在1994年第二次试录的三出剧目中,叶少兰就与袁世海、张学津、薛亚萍等参加了《四进士》的录音、录像工作。

  叶少兰回忆道,“第一个正式的‘音配像’是四个折子戏,其中一个就是我为父亲叶盛兰配的《罗成叫关》,这也是我配的第一个戏。从一开始参加‘音配像’,我就非常珍惜、非常重视,总觉得时间宝贵,应该争分夺秒。导演、全剧演职员、摄像师反复录制,大家都挺辛苦,为了争取时间,我上午排完了,虽然很累,为了不让大家久等,我坚持不卸妆,到饭店吃饭,下午再来。困了就在休息厅找个长条板凳,裹一件胖袄躺会儿,饿了就吃点馒头。”如今音配像的经历依然让叶少兰历历在目。

  在十几年的音配像工作中,叶少兰担负了国家京剧院里叶盛兰、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等艺术家的配像和上海京剧院周信芳剧目的配像组织实施工作。除亲自为父亲叶盛兰、老师姜妙香配像外,还指导弟子为叶盛兰、为自己早年录音配像,经手剧目共40余出。

  音配像工程对于参与者来说实际上是一项细致、繁杂和艰苦的工作。首先是前期收集录音的准备工作。从各单位、私人处直至海外收集来了许多稀世的珍品录音。很多录音是得之不易的,比如李少春与叶盛兰的《打侄上坟》,两位大艺术家一生只合作过这一次,而李少春一生也只演过这一次。

  说起这个录音,叶少兰讲起一段小故事。在文革末期,一位名叫翟迎春的部队剧作家曾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支左,他熟悉电台内部的京剧录音,知道有这出《打侄上坟》,便告诉了叶少兰。叶少兰非常惊讶兴奋,诚恳地托他打听,看看这份录音还有没有。翟迎春通过电台的朋友进行仔细搜查后发现这份录音竟然还在。那一时期,传统戏已经全部禁演,更别说是传统录音资料的随便外传。叶少兰通过关系,经过非常曲折的过程,终于复制了一份盒带。他如获至宝一般,反复聆听,直到这盘磁带磨平。时隔20多年后,在叶少兰的建议下,从天津电台找出了这出戏的原始录音进行了配像,成为了一份极珍贵的精品。当时音像店卖音配像,一碟十元,一出两三碟的戏一般卖二三十元,唯独这出《打侄上坟》的音配像定价为72元,可见其价值。

  叶少兰清晰地记得,当瑞环同志看到《打侄上坟》的音配像后高兴地说“听这个录音都能听出戏。什么叫大师?什么叫表演艺术家?就是不一样!”

  进入到真正的录音制作阶段,工作内容更加繁复。全出的实况录音,创作团队必须一块听着录音回顾、研究整出戏的唱念做打、舞台调度、服装、化妆、道具、舞美等。比如,根据锣鼓的变化推测把子的套路,通过锣鼓风格而判断出是哪一流派。特别是那时的实况录音多半是电台所录,在播放时只保留了大部分唱念,像过场戏、武戏、上下场、行弦等音乐、锣鼓都被删剪,使得录音很不完整。

  后期做录音时要除噪降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录音效果一般较差,音响剪辑师需要下很大功夫来进行编辑调整。“我录的我父亲和程砚秋先生的《玉堂春》,是1945年父亲在上海天蟾舞台的演出录音,这个资料非常宝贵。用的是钢丝录音带,一是不清楚,二是声音太小,另外还有金属声。我们做录音的时候非常艰苦,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地调音。先把音提起来,提大以后噪音也更大,再去噪,做到既要去掉噪音,还不能让演员的声音失真。现在再听,还会觉得跟今天的录音相差很大,可这已经是千方百计费了很大功夫才达到的。”叶少兰说。

  除了降噪,还要补充缺少的锣鼓、唱念和音乐。补的原则是修旧如旧,尽量恢复当初的风貌。比如,在原戏或相同时期的戏中找出合适的锣鼓,根据此戏的要求进行编辑,或者是大段的场次进行全部的补录,要求演员的唱念、音乐锣鼓等都要与原录音和谐协调。

  “我父亲跟杜近芳的《白蛇传》,现在听‘音配像’的录音,和剧场实况一样,那可是多少张唱片接成的!”叶少兰不无得意地说,“当年录唱片不可能全剧都录,而是以唱和主要的念白为主。有些锣鼓比如上下场的、武打的,还有念白多的场次就被掐掉了,像其中的《盗仙草》、《金山寺》,这两场除去前面白蛇和法海的对话念白外,没有什么唱,结果整场的录音就没有,‘游湖’的结尾,‘结亲’、‘说许’、‘逃山’唱片中都没有,还得由杜近芳老师和我补录。可又要做到尽量听不出来是后补的,这就要自己去下功夫。好在我见过父亲是怎么演的,也跟父亲学过,对父亲的念、唱,我有一定的把握。可是,即便这样,我还是得反复听父亲的录音,领会念白的劲头、语气、感情,声音、声调的轻重缓急等等。剧目不同,念白也不同,得从人物出发、从剧情出发。为了补好一段录音,我要不断地用功、反复地训练。”而从配像的情况来看,这出戏无论声音、表演都达到了乱真的程度。

  叶少兰为其父叶盛兰的配像被公认为是京剧音配像中质量最高的配像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近代史专家、著名京剧票友张伯昭当年曾在现场看过音配像中许多剧目的实况演出。他据自己所见录音者和录像者“两种演出”版本的经验做出了判断。“京剧的音配像作为一项传世工程,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我个人认为,其中最为成功的是孙明珠为尚小云的配像、叶少兰为叶盛兰的配像和张君秋弟子为张君秋的配像。叶少兰演武小生,英俊不亚乃父,也是一位‘活周瑜’。演文小生,其风流潇洒则超过了演《雅观楼》出身的叶盛兰。而且,他无论是演主角,还是演配角,都能全力以赴。”

  音配像不仅仅使叶少兰为京剧事业尽忠,为父辈和师辈们尽孝,更为他自身的艺业精进提供了取法源泉和以身临摹的实践,在推进其艺术水准的提升方面产生了独特而重大的影响。

  如今叶少兰已是古稀之年,他深感肩头的使命与责任。他曾多次谈到责任感的重要性,“我们所强调的使命感来源于责任感,有责任才会产生工作热情,对工作才可能去认真地钻研……”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叶少兰,一个有情、有义、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民艺术家。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叶少兰 京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