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先富帮后富的中国故事

恒大集团整体帮扶大方县脱贫攻坚纪实

2016年06月21日 09:06 | 作者:杨朝英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平台

牵住扶贫“牛鼻子”

为大方县贫困群众找到一条高效的生产管理方式,成为恒大集团帮扶工作的“牛鼻子”———这就是互助合作社。

“市场主要是贵阳、泸州这些大城市。”记者见到长石镇山坝村光明组榕大特色高效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福俊时,他已经开始计划下半年的生产、销售方案。

这个专业合作社去年12月份刚成立,主营业务是1200多亩集中连片蔬菜基地,其中400多亩是流转过来的,600多亩由村民以地入股。

分红方式也极具特色:合作社留成30%,现金入股的合作社成员20%(贫困户不用自己出资,以恒大支援的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免息贷款折算入股),其余50%由以地入股的股民平均分配(一亩地按照500元投入折算)。

“恒大援建的冷库、育苗基地、办公室、路和水管、蓄水池等,花了180多万。”陈福俊边说边给记者详细地算了一笔账。

目前,蔬菜种植基地有900多亩蔬菜,主要是白菜,另外280亩种了洋芋(马铃薯)。白菜成本以一株为单位:苗1角,栽种和定苗人工各5分,除草、维护各5分,搬运和包装1角5分,土地成本1角5分,运输1角,成本每株在7角左右,一株2斤以上,折合每斤3角5分。

“市价卖到每斤1.5元,我们批发就有钱赚。”陈福俊说,每亩能种4100株左右,每株最小2斤以上,即使在夏季,也能净赚3000元。

原来种玉米,即使采用单株定向,亩产最多能达到800斤。去掉成本,基本没有多少钱赚。

相比较眼前的收益,一些更有价值的变化正在发生——通过互助合作社的一小步,推动当地生产方式前进了一大步: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村民变工人。

即使没有加入合作社,也没有入股的本组村民,特别是贫困户,也能获得收益:土地流转和打工。

“全年人工支出要50多万元,合作社成立时就定好招工时贫困户优先。”陈福俊说。

62岁村民陈开福就是其中之一,他家有3亩多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

“每亩有500元租金收入,每天打工80多元。最近活忙,已经干了20多天,收入2000元左右。”陈开福说。

这只是恒大扶持建立互助合作社的一角。

恒大集团的计划是,三年扶持1000个互助合作社,建设1000处特色农牧业基地,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化经营,帮助5万户、13万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具体到2016年,计划扶持200个扶贫互助合作社,建成200处肉牛、蔬菜、食用菌、中草药等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

目前,恒大已扶持75个肉牛养殖、蔬菜种植等特色合作社,发放担保贷款1.7亿元。

合作社产品的销路,恒大集团也有长远规划,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广东一力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寿光地利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等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上的26家企业也已入驻大方县。

编辑:薛鑫

关键词:恒大集团 帮扶大方县 脱贫攻坚 中国故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