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王树理:倔强的拉面

2016年07月01日 11:09 | 作者:王树理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们或许还记得,20多年以前,偶尔吃一碗兰州拉面,对许多人来说,还有某种尝鲜吃稀罕的意思,不少人都是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探询着来自西部的这种家常饭:为什么拉面馆禁止烟酒?为什么外菜莫入?及至得到明确的回答,才恍然大悟:原来,回民族生活如此讲究,他们拒绝带有麻醉品性质的烟酒,拒绝未经阿訇见证和屠宰的肉食品,他们倡导生活当以节俭朴实淡雅为主。而清真拉面这种食品,正是这些优良生活习俗的体现。有了这样的交流,人们便把先前的好奇转变为对一种良好饮食习惯的向往与认同。于是,拉面便由原先的吃稀罕变为寻常百姓的家常饭。有了市场,来此经营的人便日渐增多。仅在山东地面上经营这一产业的,就有三四万人,真正形成了小门头、大产业。人口的迁徙也就在悄无声息地落籍中完成了。真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王树理

王树理

拉面可以说是食品家族中的“草根”。不过,草根偏有草根的风骨,它不媚俗、不跟风、不急功近利,任你是天王老子,来到我的门前,也得先来看一看那块“外菜莫入、禁止烟酒”的牌子,凛凛大汉般地屏退那些出手阔绰、挥金如土的纨绔浪子。好在天下还是平民为多,平常人就爱吃家常饭。有道是“待要饱,家常饭;待要暖,粗布衣;待要好,结发妻。”吃家常饭的人一多,草根们便有了生存的环境。

当然,这只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解读的一种结论,更深层面上的作用,清真拉面的走红,从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一现象促进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你以为兰州拉面、三江源拉面的东渐、北进、南下只是个异地经商、跑买跑卖的浪迹生涯吗———远不止此!它把回族及信仰伊斯兰教其他民族一些值得让人深思的优秀品质和生活理念传到了内地,比如:它带来了伊斯兰教崇尚节俭、艰苦奋斗的创业观念;讲究清真、内清外洁的卫生观念;节饮食、省睡眠的起居习惯;返璞归真、清廉自守的自然观念等等,同时也将东部沿海省份及不同地域经济和社会进步的经验带回到了西部,毫无疑问,这对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是起了积极作用的。古代的丝绸之路,早已经发挥了这样的作用。从丝绸之路传到中原的兄弟民族,虽然已经融入到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但这种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仍然不可或缺。拉面在东部地区的落地生根,其中就包含了不同信仰的群体之间对一种优秀生活方式认同的理念。

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表明,一种新物种的发现,常常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巨大转机。社会学方面的常识也告诉人们,一个并不起眼的行业的兴起,常常带来意想不到的某种收获。以东部沿海省份的浙江为例,改革开放前全省穆斯林群众不过两三万人,现如今仅仅一个义乌市,就有七万之多,义乌那座漂亮雄伟的清真寺,也正是靠着许多拉面馆的善款建设起来的。作为穆斯林散杂居大省的山东省,改革开放前回族全都集中在青州以西的黄河两岸、京杭大运河两岸平原地区,这些年来随着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拉力的增强,来山东经商办企业的越来越多,沿海地区的穆斯林也越来越多,其中最大的群体就是从事拉面经营的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而他们的融入,又为有生活禁忌的外地穆斯林来山东提供了便利。真想不到,这样的社会进步,竟与并不起眼的拉面生意连在一起。还有,随着拉面馆子的日益增多,在为寻常百姓舌尖上的消费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有效地遏止了商业社会的竞奢斗靡之风。正如一家拉面馆墙壁上的对联:“一碗可留宾,三餐有它温饱足矣;四季家常饭,来者全是清廉之人”。倔强的拉面在消除奢靡之风、腐败之风等社会现象当中,难道不是一剂针砭时弊的良药吗?当然,这样说不是让人们天天去吃拉面,但是,至少对节俭之风的回归有所裨益。

俗语说得好:“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拉面,这皮皮实实的小本生意,居然得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辉光,成了一道郁郁葱葱的风景线,一时间席卷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小树”变成了“大树”。我想,生活在东部的多数人,都会与我有同样的感受。其实,当一棵大树的根脉在地下悄悄延伸的时刻,并没有人关注它的渐变,只有高高的枝杈上凸起耀眼的果实,人们才指指点点地谈论着,感叹着,述说着它的昨天、今天、明天。来自西部的拉面,在为人们增添口福的同时,委实起到了助推人口迁徙的巨大作用———这是信仰的根脉在革故鼎新的土壤里深深扎根的过程,是叶的脉络在默默无闻的光合与呼吸中拉动树冠成长的不懈追求与努力。——这是一场悄无声息的迁徙,当时代拉动了车轮的行进,并没有多少人去专注每一节车轮的铿锵,就像一个人不会老是摸着自己的脉搏走路。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王树理 拉面 兰州拉面 回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