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2017,我们感受中国力量

2017年12月28日 09:00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跟记者“重名”的手机品牌

本报驻埃及记者 韩晓明

初到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在当地通信营业厅购买手机卡时,营业员看到我的中国护照,便打开了话匣子,和我攀谈了起来。其他营业员也不知不觉地放慢了手中的工作,兴奋地看着我。我还清晰地记得他们的神情,仿佛我小时候听到天方夜谭时一样。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穿越千年、跨越万里,就这样,被一条奇妙的纽带连接在一起。

“哈哈哈,你知道吗?在我们营业厅里有一部和你名字一样的中国手机。”我的业务刚刚办妥,营业员话锋一转,告诉我和一部手机“重名”了。他说,这款手机功能强大,在当地特别受欢迎。他指指手机说道:“小米”;又指了指我——“小米”,伸出大拇指。

我禁不住大笑起来。阿拉伯朋友并不能区分中文名字里的鼻音,认为我和手机“重名”不足为奇。我同这位营业员紧紧握手。一部手机,拉近了两个萍水相逢之人的感情。

“马斯喀特的‘金龙商城’里面有不少中国商品,我经常去逛,你刚来这里,应该好好去看看。”他说。我告诉他:“如果‘金龙商城’逛腻了,欢迎你亲自到中国转转,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随着“一带一路”的热潮刮到中东,这样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上演。这里的人们不但对“中国制造”更加喜爱和倍感亲切,甚至开始重视、主动学习“中国经验”。

越来越多的中亚、中非合作项目在这片土地上破土而出。2017年春,摩洛哥丹吉尔科技城签约;夏天,阿曼杜库姆产业园动工……

“埃及期待进一步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今年秋天,我有幸采访到埃及总统塞西,他对中埃关系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学杂技,哪怕远自苏丹

本报驻苏丹记者 李逸达

来苏丹驻外前,父亲回忆起40多年前在老家湖北看苏丹孩子演杂技的场景,我其实是不太相信的。到苏丹后,在苏丹杂技团的剧场见到团长穆达维时,他用一口流利汉语向我表示欢迎。说起我的老家湖北,他分外高兴:“那我们是老乡了,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

1971年,根据中苏两国文化交流协议,中方老师来苏丹挑选了50个当地孩子去“留学”,学习中国杂技、魔术和民乐,当时年仅8岁的穆达维也是其中一员。“当时年纪很小,看到师傅表演爬杆,爬那么高,我都哭了,有些害怕,觉得学这个也太难了吧。”

“但中国师傅们对我们非常好,从基本功慢慢教我们,我们都管他们叫爸爸妈妈。武汉冬天可冷了,杂技团专门给宿舍装上了暖气,夏天特别热时,我们还会去庐山边避暑边训练。”穆达维笑着说,“当时就是饮食不太习惯,苏丹人都是吃大饼的,一下变成吃米饭了。但我们当时都觉得如果坚持吃米饭,也许就能把杂技学得更好,我到现在还喜欢吃米饭。”

1974年,穆达维和他的同学们学成回国,苏丹文化部以他们为主力,创建了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历史上第一个杂技团。杂技团老演员梅迪说,阿拉伯谚语讲“求知,哪怕远在中国”,他们是“学杂技,哪怕远自苏丹”。不久前,穆达维、梅迪等人还受邀回武汉看望恩师。梅迪说,回到以前的练功房,重新见到中国爸爸妈妈,大家都激动地流泪了。如今,苏丹第六批赴中国培训的杂技学员也学成归来,老演员贾迈勒的女儿宰纳白就是其中一员。

在苏丹,听着苏丹老乐师用二胡演奏苏丹民曲“春之爱”,像40年前的父亲一样,我也深深地被感动了。

中国铁路结缘东南亚

本报驻泰国记者 俞懿春

今年我和铁路有些缘分。

4月份,我第二次到马来西亚北部霹雳州,在中国中车设在当地的机车车辆生产基地内与小伙子哈尼夫重逢,颇有些惊喜。

上一次见到哈尼夫是在2015年8月,那时生产基地处于试投产阶段,哈尼夫大学刚毕业,还是个略显青涩的技术“菜鸟”。他对我说出心愿,“我要学好中国技术,为我的国家生产火车。”两年过去,哈尼夫的心愿早已实现。他两度到中国参加技术培训,并成为生产基地8个技术组之一——钳工组的班长。

快到岁末,哈尼夫发来手机短信说,厂里40列全自动无人驾驶轻轨车辆正在排单生产。哈尼夫说的这个订单,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牵头组成的联合体承接。这是首个由中国企业牵头主导的海外全自动无人驾驶轻轨车辆项目,对于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出海”具有里程碑意义。

今年8月,在订单签署仪式现场,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兹米告诉我:“我们十分确信,这个联合体将为这一工程提供最有价值的服务。”

中国铁路技术频频结缘东南亚。今年8月开工、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是中国铁路标准第一次走入马来西亚。在开工仪式现场,许多居民身着节日里的喜庆服装,兴奋地在项目介绍展板和沙盘模型前合影。

12月21日,泰国又传来一个重磅好消息。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开工仪式在泰国呵叻府举行。不久之后,泰国就会拥有自己的第一条高速铁路。

两年前,我参加了这个项目的启动仪式,如今又有机会亲眼见证这个项目开花结果。在东南亚担任驻外记者的日子里,我亲身感受到昆明到曼谷的路越走越宽广,中国和东南亚人民的心越贴越近!

在马克思故乡体悟中国成就

本报驻德国记者 冯雪珺

公寓里有一位名叫克里斯托的俄罗斯裔门房小伙。一天,他忍不住问起我的职业。“People’s Daily”,克里斯托一脸疑惑。“人——民——日——报。”听到汉语发音后,他不由得睁大眼睛:“你知道你在做着一项多么有意义且高尚的工作吗?”

原来,克里斯托常常在俄罗斯媒体上听到《人民日报》的名字。小伙子喜欢收看习近平主席在多边舞台上的讲话,对他的儒雅谈吐非常着迷。克里斯托说,中国多年来在西方的“冷眼”下默默坚持,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正确的,取得了令西方羡慕的成绩。

今年是《资本论》首次出版150周年,德国各界在纪念这一时刻时纷纷坦言,“马克思的观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现实意义”。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前所长汉斯—维尔纳·辛恩表示,马克思的预言一一实现:西欧、南欧和日本,经历了几乎看不到尽头的经济危机;在美国和英国,生存空间被挤占的社会中下阶层在2016年起来反对建制派的统治。而中国,作为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在这一时间节点上,格外受到瞩目。

在11月结束的波恩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媒体间,我观察到,面对直播镜头,各国同行都不断说起“中国”,将中国视为解决全世界共同面临难题的希望。“建设性作用”“引领作用”等对中国的评价不绝于耳。“到处都是‘中国’‘中国’‘中国’,我都快听‘厌’了。但除了中国,又有哪个国家如此重要呢?”一名德国记者在我身后向同事“抱怨”着。

德国《明镜》周刊以“醒来”为封面,详述中国崛起的现状。尽管其报道仍然不乏有偏见的言语,却无法否认中国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以及绝不称霸的态度:“中国其实并不想把这个世界变成中国人的世界,这一点和曾经的世界霸主不一样。”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中国 苏丹 记者 汉语 美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