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全国政协社法委在湖北调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让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生根

2016年04月05日 09:07 | 作者:王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帮扶基层:

公立医院应承担起社会责任

深化医改,明确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发挥大医院的辐射作用,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济医院作为卫计委所属的“委管医院”,积极参与湖北省“万名医师下基层”、“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等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引起了委员们的关注。

据介绍,同济医院积极发挥区域中心医院、教学医院的优势,与湖北多地医院建立帮扶关系,结合当地医疗服务实际需求,输入先进医疗技术、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培养优秀的医疗服务人才和管理干部,全面提升对口医院综合实力,留下了一座座“搬不走的医院”、一支支“不离开的医疗队”,大大缩短患者就医半径,缓解了群众“看病难”。

“同济医院通过托管方式,对武汉市及周边8个城市的多所医院进行对口扶持,与他们分享医疗、教学、科研、对外交流等资源,实行免费进修和培训。”徐永健向调研组介绍。

“医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眼里不能只有钱,还应重视人文价值和文化建设,同济医院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医患关系融洽,注重社会责任,在今天的社会实属不易。”全国政协委员何伟对同济医院的文化建设表达了敬意。

人才培养:急需完善多种制度

深化医改,绕不开“人才”这个话题。调研中,几乎所有医院都反映人才短缺,青黄不接。“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成为医院面临的共同难题。

“即使是我们这样排名全国十强的医院,也面临着人才不足的问题。顶尖人才培养难、吸引难、稳定难。医疗骨干外流时有发生。”徐永健坦言。

全国政协委员杨超认为,要让患者真正信任基层医疗机构,关键是要建设高水平的基层医疗服务人才队伍。

“应该把队伍建设纳入医疗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宋育英认为,国家应根据深化医改的目标,制定符合分级诊疗需求的人才政策,加大医学人才定向培养力度,建设一支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地人才队伍。

对于基层医护人员反映的药品、耗材价格虚高,医疗服务价格不能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等问题,宋育英建议,应建立符合医疗服务规律的人事管理和薪酬制度。

“应鼓励社会办医,形成多元化的医疗服务格局,允许人才有序流动。”何伟建议,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对医护人员反映比较强烈的医患关系紧张、执业风险大等问题,杨超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医疗风险的认识,并通过引入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形成多元风险分担机制。

深化医改:核心在改政府

一路调研,一路思考。

多次实地走访和深入研究,委员们逐渐清晰地勾勒出医改急需调整的轮廓。

“深化医改的本质是利益调整,需要重新配置资源,对碎片化的政策进行整合。”3月25日,在与宜昌市政府有关部门座谈时,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直指医改症结:“医改的核心不是改医院,而是改政府、政府改。目前出现的很多问题,是相关政策的协调性、系统性、整体性不够造成的。”

深化医改,关键是对部门利益进行调整。如何破除部门利益的藩篱,加强协调、协同,是委员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考察、座谈中,委员们鼓励地方政府从实际出发,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总结,为深化医改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和样本。

3场深入医院的走访座谈,3次与政府部门面对面地交流,让调研组在获得一手资料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4天的调研和座谈,我们深刻感受到,很多智慧来源于一线,很多关键问题的解决依靠基层的实践。”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甄砚说,调研组将进一步总结医改经验、梳理问题,在专题协商会上提出有倾向性的意见和建议。

“深化医改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强化政府责任,在政策配套、组织实施方面加强联动,积极推进。”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表示,湖北省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希望湖北省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为深化医改提供更多有益经验。



编辑:孙莉姗

01 02

关键词:全国政协社法委 湖北 调研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分级医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