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四川省政协视察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实施情况

真正实现一方山水养好一方人

2016年05月05日 09:28 | 作者:韩冬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是“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的治本之策。作为四川省实施精准脱贫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未来5年,将有20个市(州)144个县(市、区)完成116万人易地搬迁脱贫任务,占全国总规模的11.6%。今年计划搬迁25万人,贴息贷款86.44亿元。

在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怎样克服资金紧缺的难题?如何用好、用活安置资金?4月18至21日,四川省政协农业委员会组织委员赴广元市、巴中市和南充市,就“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实施情况”开展重点视察,为帮助生活在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凝心聚智。

在脱贫攻坚啃“硬骨头”阶段,尤其需要吃透政策,创新工作机制。视察完几个因交通闭塞、土地贫瘠而集体搬迁的聚居点后,委员们对此形成共识。省政协农业委主任刘宇对于巴中市目前正在探索的路子颇为称道。今年,作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内流转的试点,该市与成都市高新区累计节余指标流转费用达13亿元,在缓解“先富”地区建设用地不足的同时,解决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他希望,深入研究今年2月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通知》,充分发挥增减挂钩对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作用。

截至3月底,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已审批易地扶贫搬迁贷款项目25个,贷款额度293亿元,贷款利率平均下浮18%。万崇实委员认为,相对于其他贷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相当优惠,各级政府、贷款主体和银行要加强监管,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在阆中市洪山镇五郎坪村,委员们看到,选择脱贫搬迁对象、施工队伍,都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两委”公示和镇政府审核,村民们都夸这个办法好。“怎么建、谁来建,都要让群众参与进来。”傅志康委员认为,在易地搬迁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协商民主的作用,把资金使用置于广泛监督之下。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同时,政府更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唐光跃委员发现,老百姓在新房建设中,存在“贪大求全”的想法和做法,因此“政府部门和基层干部一定要把好关,防止建房返贫”。

房建了,家搬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省政协副主席翟占一非常关注产业发展,他表示,“要把产业作为核心任务来抓,让群众有可持续、稳定的收入,后续生产生活才能有保障。”

在巴中市恩阳区观音井镇万寿村搬迁聚居点,委员们看到村民们在热火朝天建新房的同时,也在聚居点前建水塘、种葡萄,初具规模的万寿生态农业产业园区使这个昔日的贫困村正朝着乡村旅游观光度假基地方向发展。

“要把现有产业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尽量让聚居点向产业带靠拢。”傅昌秀委员认为,万寿村这种搬迁模式值得推广,以此吸引更多青壮年返乡就业创业,进而解决农村空心化等问题。

杜春明委员建议,新聚居点不仅要解决水、电、路的问题,还要尽快完善就医、就学等公共服务设施,这样才能让搬迁户满意,才能把聚居点建成宜居宜业的幸福美丽新村,真正实现“一方水土养好一方人”的目标。(韩冬)

编辑:秦云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 四川省 精准脱贫 产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