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民建江西省委: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力度 助推万众农民创新创业

2016年02月16日 08:41 | 作者:刘立新 欧阳咏泓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南昌2月16日电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和途径。江西是传统农业大省,当前农业人口依然在江西省人口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推动农民群体创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速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与创业发展面临问题,民建省委通过调研发现: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不清,人才培养途径和培养模式单一。2013年,江西省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85.1万人,其中普通专科人数39.2万人,涉农专业学生人数仅4198人,占比约1%。根本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农业人才的实际需要。

同时,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各所民办职业院校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大量职教资源遭到闲置、浪费。比起普通高等院校,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经费存在大量缺口,办学条件参差不齐,导致职业院校办学平均水平不高。在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过程片面强调专业课的学习,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较窄,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比较滞后,缺乏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近几年,政府对农业教育虽然在资金方面增加了投放力度,但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比,远远不够,对农业职业教育政策上也缺乏足够的支持。训难度大,农民素质普遍较低,培训经费补贴少,一天70—120元的培训补助费远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有些农民宁可出外打工也不愿意参加培训。缺乏专业实训基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没有专业、专门的实训基地,一直都是在凭靠借用场地实训,没有一个完整健全的新型农民培育体系;而培育主体的培训机构虽多但散杂,涉及部门较多,农业方面专业全面的培训学校却极少,缺乏统一的协调与规划,致使部门间职能的重复与缺失,使农民培育工作盲目无序且造成资源浪费。

据调查显示,64%的创业农民没有特别技能,其中女性技能掌握力明显低于男性。广大农民创业观念落后,缺少经营管理知识,对市场规律认识不足,防范市场风险意识弱,传统自给自足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成为农民创业项目进一步发展的掣肘。农村职业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与培养型农民的标准相脱节,使得农村创业渠道受限。

为此,民建江西省委建议:重新定位农村职教目标,确立农村职教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宗旨,发挥城市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势。通过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推动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职业农民培育政策资助力度,进一步改善职业农民培育条件。给予培训期间适当的务工补贴,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通过规模种植补贴、基础设施投入、扶持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引导提高职业化水平。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在工商登记、项目审批、技能培训、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

改革农村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职业学校办学中,“以就业、创业为导向”,试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农村职业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鼓励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创业,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创业,对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专业的评估指导,择优扶助。

政府同时应加大对相关院校的扶持力度,提供政策倾斜。出台涉农专业专项助学金政策,降低甚至减免农村学生学费,减免部分由各级政府财政支出。吸引农村生源,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水平。对涉农专业院校给予项目支持。划拨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学校硬件建设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把发展农村现代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

加强创业农民培训,按照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定位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把不同的培养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从一般的培训农民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在传授技术的同时,兼重经营管理知识;在锻炼业务能力的同时,兼顾综合素质的提高。

扩大培训面,不局限在青年学生,进一步提升已创业人员的有关技术技能。量体裁衣,为不同文化层次的农民提供不同层次的创业培训,在培训力度上由短期的专项培训转变为长期的复合培训。

刘立新 欧阳咏泓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民建 江西省 农村职业教育 创新创业 农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