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曹帮萍:小舞台孕育大梦想

2018年02月27日 09:25 | 作者:胡方玉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挑战民营剧团的能力极限

较高的演出水准和巨大的曲目储备量,为剧团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演出合同。近年来,他们的演出数量一直稳中有进。旺季的时候,甚至会每天三场。

在赢得市场的同时,剧团也渐渐赢得了相关部门的认可。

2006年,剧团被评为“安徽省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2008年,剧团参加了首届安徽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优秀剧(节)目展演,所演剧目《冷宫救主》被评为“十大炫彩节目”,曹帮萍自己荣获“十佳演艺人才”称号;2009年,在芜湖市首届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优秀剧(节)目展演中又获一等奖,同年荣获全省“百佳剧团”称号。

2010年5月,剧团发展迎来了一个里程碑的时刻:他们接到了安徽省文化厅的通知,进京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首届“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

在此前2个月的时间里,安徽省文化厅市场管理局曾考察了全省的民间艺术院团,曹帮萍的剧团脱颖而出。当年6月30日至7月1日,剧团作为安徽省代表连演两场。这也是安徽第一家民营艺术院团,应文化部邀请登上首都的大舞台。

进京展演过程中,剧团获得了巨大的荣誉,甚至因此获得了安身立命的固定场所。此时,原本就对剧目有着较高要求的曹帮萍,加强了对新戏的创排工作。

这是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与尝试。“一个民营剧团创排新戏,无论是精力还是经济实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剧团的演员们有点不理解团长的想法,甚至为她的“冒进”感到担心。

2011年,为迎接建党90周年,剧团移植了革命现代剧《江姐》。“这对于剧团来说几乎是革命性突破,舞台、表演和原来的古装戏完全是两回事。”曹帮萍感到压力空前,因为仅服装道具的更新,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2013年,为挖掘和弘扬本地的文化资源,剧团开创性地排演原创剧目。曹帮萍将自己的房子卖掉之后,又东拼西凑筹备了170万元资金,创排了黄梅戏《铁画记》,作品获得了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

2014年至2015年,剧团再次排了几部小戏并获奖。2016年7月,芜湖市涌现了抗洪先进典型王能珍,其时剧团正在复排黄梅戏经典剧目《龙女》,曹帮萍临时将其暂停,排演了新戏《王能珍》。

“当时请了很多专家在剧团,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花了一个月时间,就把这个戏赶出来了。”是年年末,《龙女》复排工作又重新启动。

2017年,剧团把田汉先生的名著《名优之死》搬上黄梅戏舞台。在2017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上,再次获得好评。

“自2010年之后,我们团几乎是一年创排一部新戏,挑战着一个民营剧团的能力极限。”剧团演员张丹这样说。

新时代呼唤新作品

由于在创排新戏上面的投入,曹帮萍的经济状况显得捉襟见肘。“虽然我们团的演出市场日益增大,可团长自己的日子却越来越紧。”曹帮萍的行为,让家人和团员们都有点难以理解。

而对于这种别人不能理解的行为,曹帮萍有自己的看法。

“我们自小就爱唱戏,真心希望戏曲能好!”曹帮萍表示自己一直都想为戏曲传承尽一份责任。2010年进京演出,剧团得到了县、市、省乃至文化部的大力支持和褒奖,则更强化了她的这种想法。

在多年的演出中,她发现虽然戏曲的经典剧目多,但反映时代脉搏、弘扬社会新风的新戏却很少。“新时代呼唤新作品,没有作品,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在新时代中就没有载体。”

“对于一个剧团而言,戏曲的传承一靠剧目,二靠演员。”曹帮萍认为这二者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在不断更新的剧目中,演员尤其是年轻演员会得到充分的锻炼。更重要的是,这些精品剧目可以让剧团登上更加宽广的舞台,而这些舞台又是年轻演员们展示风采的难得机会。

在曹帮萍的剧团里,绝大多数演员都是年轻孩子,且有不少是艺术学校出来的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没能进入到专业院团,如果我们民营院团也有机会登上大舞台,不但可以让他们安心留在剧团,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所从事的行业充满希望。”曹帮萍认为这是戏曲发展下去的一个重要的人才基础。

和所有关心戏曲发展的人们一样,曹帮萍对戏曲人才的培育倾注了大量精力。在她的剧团中,每年都有近10名戏曲学校的实习生。作为县剧协的主席,她还积极开办各种免费的戏曲兴趣班,希望为戏曲发展营造一个好氛围,或者是发现一些好苗子。

排戏、演戏、传承、发展……平日里,她的日程每天都是特别充实。在剧团演员朱赟的眼中,曹帮萍几乎就是一个“铁娘子”,“她可以白天黑夜连轴转,一天开车辗转好几个省,好像永远有忙不完的事情。”

曹帮萍的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我们团一直很稳定,大家心气特别高。”剧团的导演兼演员钱星忠表示,这么多年来剧团很少有人员流失,“其实一旦出去,工资可能会高于现在,但这里的情怀留住了大家。”

令曹帮萍没有想到的是,她的努力对专业院团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触动。

2017年9月11日,芜湖县黄梅戏剧团复排的经典黄梅戏《龙女》,在省城安徽省艺术剧院上演,省城的戏迷们得以重温这部阔别30多年的经典。

《龙女》原名《龙女情》,人们对这部戏最后的印象是198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黄梅戏电影《龙女》———也正是这部戏,让年幼时的曹帮萍加深了对黄梅戏的痴迷。可在此后的时光里,这一剧目没在舞台上呈现。

当晚的演出,是《龙女》33年来首次复排并正式上演。

台下的座位席上,有一批特殊的观众,他们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专业演员。由于曹帮萍请的导演正是该院的导演,该院随后也开启了《龙女》的复排工作。

一个月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版本的《龙女》炫彩亮相,而曹帮萍的剧团此前已经演出了20余场。

实现民营剧团“多条腿走路”

曹帮萍的努力,似乎向人们抛出了一个问题———

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大潮中,如何界定这类民营院团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进一步支持其生存与发展、更好地为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贡献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曹帮萍和众多民营剧团的努力,向社会展示了一个令人欣喜的事实:那就是在传统戏曲似乎普遍式微的今天,戏曲的土壤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般贫瘠。

2013年,曹帮萍成为十一届安徽省政协委员。在当年省政协全会的分组讨论中,一位委员曾谈到:“观众口味变了,传统戏剧没有了生存空间。”曹帮萍立即就坐不住了:“去年(2012年),我们剧团大大小小演出500多场,乡亲们把舞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伙是想看戏、爱看戏啊……”

在曹帮萍的观念中,戏曲是有市场的。“农村是我们最广阔的舞台,农民是我们最亲近的观众,剧团在那里大有作为,这是我们多年来的切身感受。”

她的理解是戏曲院团要走进民间、回到民间,把舞台搭建在民间,这才是戏曲繁荣发展的源头。“老百姓在哪里,我们的剧团就要奔向哪里。”

但由于种种原因,专业院团常年在基层演出似乎并不那么现实。那么,这个空就必须有人去填上。

对此,侯露也表示,其实戏曲的传承是需要从多方面着手的。“我们在经济领域讲‘多轮驱动’,那我们的文化艺术也可以尝试多条腿走路。”她认为,基层的演出市场是戏曲传承的一个重要阵地,而民营剧团在这块是对专业院团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如果没有这些剧团在基层演出,每年的那么多场戏又有谁去唱?老百姓上哪儿去看戏?我们的戏曲土壤靠什么来培育?”

在侯露看来,戏曲传承的理想格局是专业院团、民间剧团和群众文化(票友)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既要有高端引领,又要打造接地气的市场,还要有人协助营造良好的氛围。”

当然,这里面有涉及到如何进一步来规范、引导和支持民营剧团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这,也是曹帮萍重要的履职方向。

曹帮萍的提案大多和民营剧团的发展相关。在2018年安徽省政协全会上的提案中,她希望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能进一步加强。比如建立扶持民营艺术院团创排新戏的专项资金,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鼓励现代戏创作,让老百姓看到新戏。同时她建议支持民营院团做好文化项目申报工作,“宣传文化部门要创造条件对符合条件的民营院团申报文化产业发展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以便更多的民营院团、更多的优秀项目得到扶持,快速壮大发展。”

在她看来,这虽是其剧团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戏曲文化传承的客观需求。

“曹团长虽是一个民间的戏曲人,但想着的并不仅仅是一个民间‘班主’考虑的事。”在剧团演员李善宝的眼中,曹帮萍很有抱负,“我们的舞台虽然是小,但团长的梦想很大!”

编辑:位林惠

01 02

关键词:剧团 曹帮萍 演出 戏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