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 协商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

全国政协“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上)

2019年06月18日 14:29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主席任亚平代表调研组发言:
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调研中委员们形成了几点共识:一是政府要做好高龄、“三无”、城乡生活困难老人的兜底保障工作,培育好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市场主体;二是重点强化社区的平台和枢纽作用,让机构进入社区、财力扶持社区、政策落地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明确社区服务向家庭延伸和覆盖的责任;三是要大力发展智慧养老,利用好“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整合资源,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四是各地要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养老服务模式。具体建议:

一、 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统筹、整合和落地。研究制定养老服务的专门法规,界定政府、老年人及家庭、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等主体的地位、责任、权利和义务。推动“以市场化改革为主导、以需求为引导、市场发挥主体作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相对接”的养老服务体系深层次改革。加强部门间统筹协调,落实有关优惠政策。

二、 以社区建设为枢纽,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加大对社区养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明确和压实社区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的基本责任。通过无偿提供场所、财政补贴、减费降税等措施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运营可持续性。支持社区嵌入式小型养老机构发展。

三、 研究建立符合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建议将长期护理保险定位为独立险种,纳入社会保险的政策框架;构建政府、个人、用人单位为主的多元化筹资机制,鼓励商业保险进入护理保险领域。

四、 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加大财政对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支持力度。整合和改善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将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养老服务中心,并扩大服务辐射范围。鼓励并引导各地根据实际,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

五、 加强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建设。鼓励高等院校、技工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建设一批养老护理培训基地,加大对医养结合人才、养老行业管理人员、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养老护理员培养力度。制定出台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标准,制定工资待遇与职业技能水平相挂钩的实施办法,提高养老护理员职业地位和荣誉感。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兼职),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李世杰:
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融合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养老融合发展,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加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呈现“哑铃型”特征,即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化机构提供的高端服务和政府兜底的敬老院提供的低端服务多,普通老年人消费得起、质量有保证的中档服务不足;而养老服务需求呈现“橄榄型”特征,即高端和低端需求少,对基本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的中档需求多。建议调整供给结构,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明确普惠性社区养老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供低价或免费场地设施,通过政府补贴、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运营。

二、 加强部门协调,解决政策落地问题。目前,各部门主要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养老服务工作,政策聚力不够,企业和消费者获得感不强。建议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各项政策细化落地,加强部门统筹协调,提高政策的衔接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如针对社区为老人助餐实际特点降低准入门槛,同时以食品安全为监管重点,将服务场地任务分配到基层,在社区范围内整合闲置资源,发挥存量资产作用。

三、 加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解决服务力量不足问题。建议:一是鼓励专业机构对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善技能等级认定,搭建职业晋升平台。二是对家庭成员免费开展基础照料技能培训。出台支持家庭养老政策。三是通过志愿者补足人员短板,将在校大学生参与养老服务的社会实践纳入学分。

四、 加快新技术应用,解决老龄社会中长期发展问题。建议:一是加快推进信息共享和数据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提高现有技术产品的实用性和普及性,解决老年人健康监测和紧急救护问题。三是鼓励创业投资关注养老产业,鼓励高科技企业进入养老服务行业。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养老 服务 社区 政策 居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