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聚焦“粉丝经济”:向粉丝群体卖娱乐、内容、服务

2016年08月12日 08:04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眼下,吸粉方式花样百出:

——靠内容吸粉。六神磊磊的《金庸、古龙、鲁迅会怎么写爸爸去哪儿》等文章曾刷爆朋友圈,为他带来不少粉丝,“我只是做好自己,把专注的东西做好,从不觉得读者好忽悠、好煽动。”自称主业是读金庸的自媒体人六神磊磊说。

——靠技术吸粉。进入一家饭店,扫一扫桌上的二维码,可以一步实现免费上网、关注店铺、成为会员。这是做微信代运营的胖丁为餐饮行业开发的微信插件,“消费者为了免费上网、会员折扣,通常都愿意成为店铺粉丝。”胖丁所在的团队开发了600多个微信插件,很多具有吸粉功能。

——靠“砸钱”吸粉。前两年微信公号处在红利期,好内容吸粉很容易,现在红利期已过,资本的进入让吸粉成本越来越高。据业内人士介绍,新媒体“一条”上线15天就粉丝破百万,其背后除了内容吸粉外,还有腾讯精准广告平台广点通的功劳,“前两年广点通的粉丝均价在3到4元,现已达到每个10元至20元。” 这位业内人士说。

荆林波说:“倒卖粉丝、砸钱吸粉是行业乱象,买来的粉丝也很难商业转化。”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自身缺乏持续生产优质原创内容的能力,只靠资本“砸钱”和商业炒作,终将遭淘汰或被迫转型。

然而,即使是靠优质内容吸引来的粉丝,商业转化也是个难题。“我关注了很多公号,留住粉丝很难,让粉丝掏腰包更是难上加难。”肖京说, “像‘罗辑思维’卖月饼我就不感兴趣。”

荆林波认为,“要实现粉丝商业转化,有三个前提:粉丝有购买欲,有支付能力,有黏性可持续。其中,可持续最重要,必须长期为粉丝提供其所需的价值。实际上,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

当下,粉丝经济炙手可热且有概念炒作之嫌。其实,用户数量大未必就是粉丝经济,比如说豆瓣、知乎、百度贴吧上,群组与粉丝并无深度关联,只是普通的话题聚集。普通社区经济与粉丝经济最大的特征区分在于:普通社区互动以功能为主,感情为辅;粉丝经济的交流或消费驱动力则是以情感为主。

粉丝经济的能量也被人为夸大了。有人甚至认为,只要有足够的粉丝,即使卖的是锤子也销路不愁。“我不喜欢的商业转化形式是靠‘解释’卖商品,就好比卖锤子和我的主业读金庸一点关系没有,却要硬联系起来给个‘解释’让人购买。这是以牺牲黏性、透支信誉为代价的。”六神磊磊说。

不可否认,粉丝经济背后主要是85后、90后消费人群,他们的购买力也会越来越强,如果能紧扣消费升级趋势,深挖年轻群体消费潜力,突出产品和服务特色,未来粉丝经济的市场空间还是很可观的。

荆林波认为,整体来讲,粉丝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粉丝商业转化仍在试错和探索中。他特别提醒,做粉丝经济不能只想着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社会效益,“一些‘网红’用说脏话、放大负面情绪‘吸睛’,这样的价值导向是不健康的。希望粉丝经济能成为‘正能量经济’。”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粉丝经济 粉丝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