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范晓光:信念如钢

2016年10月18日 08:59 | 作者:王卓 韩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最后撤离的肯定是领导干部”

2003年,中央军委任命范晓光为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能够来到当年父亲长征战斗过的地方工作,我感到很有意义。”

“利用下部队的工作机会,怀揣着父亲的回忆录,我沿着父亲的足迹,重走长征路。几经探寻,我终于在班佑河边找到了当年红军烈士的殉难地,如今那儿已变成了一片红树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1998年王平去世后,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曾回忆,上世纪60年代他曾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听过时任学院政委的王平做报告,说到长征过草地牺牲的班佑烈士时,老人不禁声音哽咽,泣不成声,全场无不为之动容,许多人第一次见到一位首长在公开场合伤心落泪……走到红树林,范晓光更深切地理解了父亲的动情。

“我仿佛看见了父亲伟岸而疲惫的身影,看见了那个临死不屈的红军小通讯员、视死如归的七八百红军烈士……我的双眼模糊,我的心绪被深深感动着,召唤着,那一刻,我告诉自己,重走长征路,我追寻的不只是一种精神,还有一种责任,那是我们这代人传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的责任。”

“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丰富的今天,许多人却思想空虚、精神失落,我有责任告诉年轻人,在那片草地上发生过的红色悲壮故事,我当时就想,要在草地上为烈士们建碑立传,让红军的长征精神光照千秋。”范晓光提出建碑的倡议,得到成都军区党委和许多红军后代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如今,范晓光还记得2009年赴阿坝州考察建碑事宜,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党委书记侍俊对他说过的话,“烈士纪念碑应由阿坝人民修建,阿坝人民与红军情深谊长,长征中阿坝地区藏、羌、回、汉各族人民曾为前后在此过往的10万红军的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汶川大地震中,解放军在阿坝地区流血流汗抗震救灾,帮助阿坝人民重建家园,阿坝人民最懂感恩!”阿坝州委州政府拨出专款,并将红军烈士纪念碑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之旅的重要景点。

侍俊说到的汶川地震,正是和平年代的军人范晓光,到成都几年后,面对的一次关于责任的考验———

现在问起范晓光8年前的事,他摆摆手,说“都不记得了。”

不会不记得。地震发生后,成都军区能够第一时间参与救援工作的,只有五六千人。正规军兵力不足,当晚,范晓光批准下达命令:四川辖区内5万民兵,包括预备役,集中起来到灾区去!

而他本人,也第一时间赶往救灾抢险的现场。

生死劫难刚过,比地震更大的洪水威胁又接踵而来。山崩地裂形成了几十座危险的堰塞湖,而最大最危险的是容积超过3亿立方米的唐家山堰塞湖,它就像绵阳上方的“悬湖”,一旦溃决,将直接威胁到下游100多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6月6日,范晓光再次陪同温家宝总理乘直升机到唐家山视察险情,“决不能让一个百姓伤亡!”总理返回绵阳之时,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上将,点将范晓光等三位“老兵”,在最后关头,集结坝顶,联手出击,指挥排危抢险,决战唐家山!

接下来几天,媒体大量报道唐家山的排危抢险:唐家山堰塞湖达到泄流水位!四将军“坐镇”唐家山!彻夜不眠“悬湖”未泄!艰难的选择!……新华社援引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副指挥长范晓光的话:大坝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没有溃堤的危险……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最后撤离的肯定是部队,部队中最后撤离的肯定是领导干部。范晓光的承诺,给了无数人信心和感动。

“地震发生后,我无法与范晓光联系而焦急万分,儿子无声的哭泣更让我心忧如焚……晚上,当我从中央电视台节目中看到他与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的温总理一起,在都江堰救灾指挥部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年近90高龄的婆婆范景新深明大义,为了保证儿子范晓光全身心投入救灾抢险工作,约定全家人不要主动给他打电话,以免分心他在前线的工作。”后来,范晓光的妻子吴晓鸣专门写文章,为丈夫范晓光喝彩。

这个军人世家里透露的真情实意让人动容。一方面,是对远方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亲人最质朴、最真实的牵挂;另一方面,是这一家三代20多人,愿意,并已经成为范晓光最坚强、最可靠的后盾。

吴晓鸣还生动再现了当时范晓光的另一面。“晓光说:‘……嘿嘿,没事……啊,小心你要当寡妇,哈哈!……’电话在玩笑声中结束。乐观和幽默什么时候都不少,我了解他……”这份幽默,也与父亲王平彼时在长征中表现出的乐观豁达,多有几分相像。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关键词:范晓光 信念 全国政协委员 王平 红军人物形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