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十二届十六次常委会议 全国政协十二届十六次常委会议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实效

2016年06月24日 09:52 | 作者:包松娅 王硕 谢靓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刘长铭:乡村教育的意义已远超教育扶贫本身


23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小组讨论上,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常委讲起了他在河北保定石家庄等地乡村学校调研的情况。

“很多委员提到贫困地区师资和办学条件的匮乏。但我们去的那所学校,通过各方面支持,师资力量非常充分,教师整体平均月薪达到5000元。”但教育行业出身的他还是观察到一个细节:在教师办公室里,所有的办公桌都是“干干净净”,除了烟灰缸和简单教具,连一本书籍都没有。

刘长铭感慨,有些乡村教师只是为了授课而授课。但中国的乡村教育已远超出教育本身,除了扶智,他们还关系着乡村文明文化和乡村社会的重建。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唯一主体。在长期不稳定和落后的工作环境中,可能有些乡村教师的热情已被消磨,但只要通过有效手段和政策途径重新激发他们的潜能和智慧,乡村教师群体一定会发挥他们不可替代的作用。”刘长铭解释道。

刘长铭回忆,我们学校的老师20多年前都有过支教经历,“当时都刚从学校毕业,并不知道乡村的孩子们需要什么,也不知道怎么给予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孩子们能从支教老师那里得到多少?”从这个角度,他还是在表达,在乡村教育中要依靠本土的乡村教师,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并通过对乡村教师的通识教育的培训,让他们成为乡村新文明生活的建设者、倡导者和传播者。

可话说回来,乡村教师不是“圣人”,不能要求他们仅凭热情和情怀,不求回报地付出,乡村教师待遇“不留人”成为委员们多次提到的“硬伤”,刘长铭建议交给市场,用“购买方式”去解决教师流动问题。“尤其现在二孩政策之后,教师队伍的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应该尝试建立一个允许教师人才‘购买’的平台,用市场方式去体现自己价值,而不是去挖优秀乡村教师的‘墙脚’。”(记者 包松娅)

编辑:秦云

关键词: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全国政协 十二届常委会第十六次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