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焦点聚焦点

饶曙光:当前中国电影的十大挑战

2017年07月04日 15:26 | 作者:饶曙光 |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挑战三:网络大电影的挑战

截止2016年6月,中国网络大电影出品公司已达843家,是院线电影出品公司的2.1倍。2016年网络大电影的产量是2500部左右,而同年院线电影上映376部,业内人士预计2017年网大产量将会达到3000部左右。

网络大电影的爆发式增长,除了网络付费点播分账模式的成熟,还因为受到在审查制和院线中心制的行业大背景下中小成本影片无法立足于院线电影市场,以及用于网络传播的微电影项目投资规模的升级等因素的影响。

事实上,随着投资的增大以及个别投资案例回报率巨大的示范性效应,网络大电影开始吸引大量有想象力、创意能力的年轻电影人的加入,已经出现质量较高的作品,呈现出了向“精品化”发展的态势。同时,随着各种规范性、限制性政策和措施的不断出台,网络大电影为所欲为的生产态势受到了遏制,打擦边球的空间也不断被挤压,某种程度上也不得不向“精品化”方向发展。当前有一定数量的网络大电影在整体性的创意能力、类型拓展和叙事智慧方面不亚于甚至领先于影院大电影。

相比院线电影产业投资门槛高、各环节风险大的特征,网络大电影单个项目投资低,相对风险小,具有“小成本、差异化、周期短、面向中等规模受众”的特点,更符合互联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网大”与院线电影的观众群体高度重合的同时,天生具有节省观影时间成本的优势;如果院线电影不具备影院品质和气质,网络大电影将会大幅分流观众群体。

就类型创作而言,当前网络大电影主类型的市场集中度高于院线电影,惊悚、爱情、剧情、喜剧四种主类型在网络大电影中播放量占比91.2%,虽有待进一步多元化,但与当前国产院线电影类型单一、产量低,无法有效满足视频网站用户需求的现状相比,网大一定程度上具备可量产的优势,类型可与院线互补甚至填补空白。 院线电影要体现出差异化特征,需加强类型拓展,在冒险、科幻、战争、动作等高概念类型和新特效技术方面深耕和提升。电影创作和生产固然是内容为王,叙事为先,但如果不能借助于电影高科技、特效技术进行有效包装,不具备现代电影所需要的视听品质形成奇观展示,恐怕也只能是死路一条。

挑战四:人才短板或者说人才严重短缺匮乏

众所周知,中国电影人才匮乏的短板已最大程度地影响和制约了中国电影产业的整体性可持续发展。尽管也有理论家提出了“长板理论”,强调一个团队的发展取决于领头羊即所谓“长板”,但笔者个人仍然坚信短板理论特别是“木桶效应”。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当前人才匮乏的短板覆盖了整个电影创作,电影创意层面的人才只是电影生产体系的冰山一角,除此之外更为严重的是各类技术性工种的人才匮乏。

随着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升级换代,技术性工种人才对现代电影生产的重要性也将越来越强烈的凸显出来。定量分析和研究表明,我们现有的专业性人才和队伍支撑不了数量庞大的电影生产,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无论从创意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达不到专业标准的产品甚至是“次品”,而且数量还不算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短板并非短时期内能够迅速获得有效解决的问题,需要长时期的涵养、培育,需要不那么追求立竿见影的耐心和恒心。一方面,我们的电影教育体系需要更多更大力度的面向电影产业实践,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香港电影片场时代的师徒模式培养更多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以上两手都要硬并且形成合力,对中国电影可持续繁荣发展而言必不可少。

电影作为艺术工业,需要高水准的技术团队才能配合完成,这种目标需要电影业界和教育界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电影教育应该有针对性的面向电影产业、面向电影工业化进行分工培养,而业界的电影创作资本也不能唯导演和演员是瞻,否则难以提高电影综合性的工业水平,难以走向现代电影工业体系下的电影整体性的升级换代。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电影 好莱坞 国产片

更多

更多